后臺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135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 王暉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這個世界越來越魔幻了。
當你以為電商跳轉廣告已經是互聯網的下限時,總有勇士站出來告訴你,不,我們還能在陰溝里開航母。
但你怎么也想不到,這位“勇士”,是山姆。
就在前幾天,有網友表示,在山姆會員商店App下單結算時,選擇使用“民生山姆聯名信用卡”支付,結果頁面一個風騷走位,直接跳轉到了黃色網站。
是的,你沒看錯。
不是跳轉銀行驗證頁面,不是跳轉積分兌換,是直接給你整到了那片互聯網的法外之地。
![]()
? 圖源:密度財經
想象一下,你左手提著299元的烤雞,右手抱著399元的蛋糕,正準備為精致生活完成最后一道付款儀式,結果手機屏幕突然變成了澳門皇家賭場上線了。
這不是消費,這是賽博朋克式的社會性死亡。
更騷的是,當事人聯系客服后,得到的回應堪稱甩鍋界的教科書:“可能是您下載的軟件渠道不正規。”
這就像你去五星級酒店吃飯食物中毒,經理過來跟你說:“親,可能是您自帶的腸胃太脆皮。”
為了解決這個“不正規”的問題,山姆大方地開出了30元賠償方案。30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能買你一次通往顏色網站的門票。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
山姆APP“涉黃”
這起事件的精妙之處在于,它精準地擊穿了中產生活的濾鏡。
山姆會員店是什么地方?那是中產的耶路撒冷,是北上廣深精英們的線下元宇宙。260元的年費不是消費,是繳納的階級保護費。
在這里,你買的不是商品,是一種“閉眼入”的確定性。結果現在告訴你,確定性沒有,確定性有。
更諷刺的是,跳轉發生在支付環節。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你在完成中產身份認證的最后一步,系統給你彈出了個“身份驗證失敗”:原來,您也好這口?
隨著輿論發酵,后續回應更是展現了大型企業的傳統藝能——踢皮球。
客服說已記錄,門店說沒聽說過,最后建議你“重新在正規渠道下載APP”。合著之前那么多年的會員,您都是在非正規渠道修仙呢?
目前山姆的最新回應是,“我們已關注到相關異常反饋,并對此十分重視。經技術團隊排查,該情況有較大可能是用戶設備遭遇網絡劫持攻擊所致。”
![]()
? 圖源:第一財經
其實,在新聞爆出之后,有不少網友的猜測是當事人nds被劫持,呼應了山姆的回應。
![]()
但山姆還是被罵,大概源于這已經不是其APP第一次“涉黃”了。
前不久,有網友稱,自己在查看山姆APP商品評價時,發現評論區內有不雅照,評論日期為2025年2月21日,顧客未打碼的隱私照完整呈現。
![]()
? 圖源:指尖新聞
有記者嘗試對評論進行投訴反饋,竟然發現山姆APP內不具備相關功能。
掩耳盜鈴?這難道就是正規渠道的監管方式嗎?
從評論區的“不雅照”,到支付跳轉異常,這一連串的操作讓人不得不懷疑,山姆的技術團隊是不是在用愛發電?
或者說,他們的技術總監其實是當代藝術家,專門用這種荒誕的方式解構中產生活?
![]()
APP改版
引發口碑危機
如果說跳轉黃網是技術事故,那山姆APP近期的改版就是一場自毀長城的行為藝術。
曾經的山姆APP是什么樣?樸實無華的白底實物圖,透著一種“老子貨好不需要包裝”的自信。
現在的山姆APP呢?精修圖修得媽都不認識。
生牛腱變成了番茄牛腩,牛肉餅變成了肉醬意面。知道的這是在賣生鮮,不知道的還以為打開了美團外賣。
![]()
? 圖源:山姆APP
最絕的是香蕉,非要從中切開展示橫截面,被網友吐槽“這哪是香蕉,這是香蕉的遺照”。
![]()
? 圖源:小紅書@momo
這種反人類的展示方式,完美詮釋了什么叫“過度設計”。用戶想要的是真實,你給的是虛假;用戶想要效率,你給的是套路。
交互設計更是史詩級退步。
配料表、產地、保質期這些關鍵信息,被藏得比男人的心事還深。
![]()
? 圖源:77個77
以前買東西是直來直往,現在買東西像是在玩密室逃脫,需要破解層層關卡才能找到真相。
有用戶吐槽,“以前兩分鐘能決定買不買,現在得花五分鐘研究頁面。”
要我說,山姆APP不如改名叫“山姆·逃生之路”,付費道具就是那張會員卡。
而在被噴成篩子后,山姆終于認慫,承諾優化體驗。
但現在APP里依然是精修圖當道,實拍圖淪落成備胎,放在第二、第三張的位置茍延殘喘,活脫脫渣男行為,主打一個“我錯了,但我不改”。
![]()
用戶信任,正在崩塌
山姆最核心的商業模式,賣的不是商品,是信任。
260元的年費,買的是什么?是“嚴選”兩個字背后的承諾。是中產們懶得比價、不想踩雷的偷懶權。
這份信任的建立需要數年,你需要持續提供優質商品,保持穩定品控,打造高效體驗。
但毀掉它,只需要幾次足夠愚蠢的操作。而現在的山姆,正在多條戰線上自毀長城。
商品上架好麗友派、衛龍等大眾品牌,下架高回購率商品,這是自廢武功;多款商品“降級不降價”,這是把用戶當傻子;APP改版追求形式大于內容,這是本末倒置;支付環節出現安全漏洞,這是底線失守。
![]()
? 圖源:小紅書@帥氣炒年糕
更微妙的是時間點。
10月底,沃爾瑪中國空降了前阿里高管擔任山姆總裁,隨后就發生了這一系列的“電商化改造”的爭議。
雖然山姆聲稱改版早在8月就開始測試,但這種巧合難免讓人聯想,是不是互聯網那套“流量至上”的玩法,開始侵蝕實體零售的根基了?
![]()
? 圖源:山姆會員商店
![]()
中產們為什么選擇山姆?恰恰是為了逃避電商的那套套路。
結果現在倒好,山姆主動擁抱了最讓人反感的部分——虛假圖片、繁瑣交互、安全隱患。
這不就是在人均5000元的米其林餐廳,主廚開始用預制菜出餐了,把用戶信任按在地上摩擦嗎?
![]()
破碎的濾鏡,還能拼回去嗎?
有人形容,山姆現在的處境,很像一艘正在漏水的豪華游輪。
甲板上,樂隊還在演奏;餐廳里,香檳照常開啟;但船艙已經進水,救生艇不夠用了。
中產們的忠誠度,建立在“確定性”之上。現在確定性變成了俄羅斯輪盤賭,這次跳轉的是黃網,下次泄露的是什么?誰也不知道。
信任這種東西,建立時需要一磚一瓦,崩塌時只要抽掉最關鍵的那塊磚。
當會員們開始認真思考“這260元還值不值”時,山姆的危機才真正開始。
![]()
? 圖源:沃爾瑪中國官網
中產濾鏡是很脆弱的東西。它經得起價格的波動,經得起競品的出現,但經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愚蠢。
修復信任?或許可以。
但需要的不只是換回幾張實拍圖,修復幾個bug,而是重新想明白,到底是誰在為你付費?他們為什么要付費?
有時候,這個世界就是這么有趣。
當你拼命想變得更“互聯網”時,可能正在丟掉最寶貴的傳統;
當你在APP里塞滿精修圖時,用戶只想看到真實的土豆和牛肉;
當你以為30塊能解決一切時,有人正在為失去的信任默默注銷會員。
而當消費者需要睜大眼睛防套路時,會員制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畢竟,這屆中產雖然有錢,但不是傻。
他們的錢,可以為了省心而花,但不會為了鬧心而留。
*編排 | 三木 審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資訊,盡在【首席品牌觀察】↓↓↓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