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秋濃已立冬。”今日立冬,作為二十四節氣中標志著冬季開端的節氣,民間向來有“補冬”的習俗。
老輩人常說:“立冬吃一寶,不勞醫生跑”,這被捧為冬日養生佳品的“一寶”,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名貴補品,正是咱們餐桌上常見的黑木耳。
別看木耳黑不溜秋不起眼,它在餐桌上的地位可不小。古籍《神農本草經》就曾記載木耳“益氣不饑,輕身強志”,民間也流傳著“要想血管通,常吃黑木耳”的俗語。
![]()
從營養角度來說,木耳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冬日里人們吃得油膩,多吃點木耳再合適不過。
它泡發后質地柔韌,無論是涼拌、爆炒還是燉煮,都能展現出獨特的風味,難怪能成為代代相傳的立冬養生食材。
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3種木耳的家常做法,每一種都藏著冬日的暖意,新手也能輕松上手。
一、涼拌木耳:爽脆開胃解油膩
涼拌木耳是餐桌上的“解膩神器”,泡發后的木耳焯水后爽脆可口,搭配香醋和蒜末,一口下去提神醒腦。
食材:干木耳50克、小米辣2根、蒜末5瓣、香菜2根、生抽2勺、香醋3勺、白糖1小勺、香油1勺、鹽少許
做法:1. 干木耳用冷水泡發4小時(溫水泡發1小時,冷水泡發更爽脆),泡發后摘去根部,撕成小朵,反復沖洗干凈;2. 鍋中加水燒開,放入木耳焯水2分鐘,撈出立即過冷水,瀝干水分備用;
3. 小米辣切圈,香菜切段,將木耳、小米辣、蒜末、香菜放入碗中;4. 加入生抽、香醋、白糖、鹽和香油,攪拌均勻即可裝盤。
![]()
這道菜的關鍵在于焯水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木耳會發黏。過冷水能讓木耳保持脆嫩的口感,冬日里吃慣了熱菜,來一盤涼拌木耳,清爽解膩,瞬間打開味蕾。
二、木耳炒雞蛋:鮮香下飯超入味
木耳炒雞蛋是經典的家常菜,木耳吸附了雞蛋的鮮香,雞蛋又帶著木耳的清香,搭配米飯能吃兩大碗,特別適合冬日給家人補充能量。
食材:雞蛋3個、干木耳50克、青椒,紅椒各半個、洋蔥半個、姜片3片、淀粉1勺、生抽2勺、料酒1勺、鹽少許、食用油適量。
做法:1. 干木耳泡發后撕成小朵,青椒和紅椒切成片;2. 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許食鹽,香醋,用筷子攪勻備用。
![]()
3. 鍋中倒油燒熱,放入蔥花爆香,倒入雞蛋翻炒至定型,盛出備用;4. 鍋中再倒少許油,放入紅椒,洋蔥翻炒30秒,加入木耳和青椒片,繼續翻炒1分鐘;
5. 倒入炒好的雞蛋,加1勺生抽和少許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
三、木耳燉雞湯:暖身滋補又養生
立冬后天氣漸冷,一碗熱乎乎的雞湯最是暖身。加入木耳一起燉,雞湯更添清香,木耳也吸足了雞湯的精華,滋補又不油膩。
食材:土雞半只、干木耳50克、紅棗5顆、枸杞1小把、姜片3片、蔥段2段、料酒1勺、鹽少許
做法:1. 土雞處理干凈,切成大塊,冷水下鍋,加入1勺料酒和蔥段,焯水去除血沫,撈出用溫水沖洗干凈;2. 木耳泡發后撕成小朵,紅棗去核,枸杞洗凈備用;
![]()
3. 砂鍋中加入足量溫水,放入雞塊、姜片和紅棗,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5小時;4. 加入木耳繼續燉30分鐘,最后放入枸杞和少許鹽,燉5分鐘即可關火。
燉雞湯一定要用溫水,這樣燉出來的湯更鮮美,肉質也更嫩。小火慢燉才能讓雞肉的營養充分融入湯中,冬日里喝上一碗,全身都暖烘烘的。
立冬吃木耳,不僅是遵循老輩人的養生智慧,更是對冬日飲食的巧妙搭配。這四種做法各有風味,無論是作為開胃小菜、下飯主菜,還是滋補湯品、營養輔食,都非常合適。
其實冬日養生不必追求名貴食材,像木耳這樣常見又實惠的食材,只要做法得當,就能做出美味又養生的菜品。
![]()
不知道大家立冬這天有沒有吃木耳的習慣呢?你們家木耳最喜歡的做法是什么?是爽脆的涼拌木耳,還是鮮美的木耳燉雞湯?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也別忘了給我點個贊,關注我,后續還有更多冬日美食分享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