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隨著片片落葉歸根,我們迎來了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這不僅代表著季節的轉換,更是一個萬物休憩、養精蓄銳的伊始。古人云:“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后,陽氣潛藏,陰氣盛極,人體的陽氣也隨之收斂。此時,養生重在“藏”與“補”。而在每年的立冬時節,我總不會忘記給家人吃2白、3黑,因為這5種食物不僅能增強體質,而且還能御寒。而在立冬時節,有1樣食物還是要少吃,只有這樣,才能使家人更健康。
![]()
【3白】
第一白:餃子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句俗語生動體現了餃子在北方立冬的地位。餃子形似耳朵,人們認為立冬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會受凍。更重要的是,餃子餡料豐富,可以將各種溫補的食材(如羊肉、白菜、韭菜)包入其中,營養全面,是冬日能量的完美來源。
【推薦餡料】: 羊肉胡蘿卜餡
【食材】:羊肉(肥瘦都要)、胡蘿卜8-9根、大蔥3根、香菜一撮、姜三片、鹽適量、十三香適量、老抽適量。
【做法】:
步驟一:羊肉切丁,盡量切小一些。等下還要剁。
步驟二:胡蘿卜擦絲。
步驟三:把胡蘿卜絲、大蔥、香菜和餡料一起剁。
步驟四:加入食鹽和十三香,攪拌均勻裝盆等待包餃子用即可。
第二白:白蘿卜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老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卜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對于食積氣滯、腹脹、咳嗽痰喘、便秘消渴者可長期食用。
【推薦食譜】:蘿卜排骨湯
【食材】:豬骨、白蘿卜、八角,鹽、芹菜末、胡椒粉、料酒。
【做法】:
步驟一:排骨或者其他豬骨頭冷水下鍋,加點料酒,燒開后煮一分鐘,捋去浮沫,倒出后洗凈骨頭。
步驟二:白蘿卜刨皮,切成滾刀塊。
步驟三: 把洗凈的骨頭和白蘿卜加適量水放入電飯煲,放一個八角,煲一個半到兩個鐘如果是密閉性好或者火力大的鍋,煲的時間不用那么久,蘿卜煲軟即可。
![]()
第三白:大蔥
有句老話:“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簡簡單單的蔥,暖胃也暖心。
【推薦食譜】:大蔥炒牛肉
【食材】:牛肉、大蔥、生抽、蠔油、白糖、淀粉、食用油。
【做法】:
步驟一:菜市場買的牛里脊,已經叫老板切成薄片了。清洗干凈,擠干水分。
步驟二:加一勺生抽,一勺蠔油,一匙白糖,適量白胡椒粉,抓拌均勻。
步驟三:加淀粉繼續抓,之后加食用油鎖住水分。
步驟三:大蔥切片。
步驟四:起鍋燒油,倒入牛肉,大火快速翻炒至變色盛出。
步驟五:鍋里留底油,倒入大蔥,翻炒幾下,倒1勺生抽,1勺蠔油,半匙味精,一點點水。不要再放鹽,生抽、蠔油已經有味道了。倒入牛肉,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3黑】
3黑:黑芝麻、黑豆、黑米。
中醫理論認為:黑色獨入腎經,能夠益腎強腎。黑色食物大多性味平和、補而不膩、食而不燥,適合胃腸功能不好、容易上火、體質虛弱的人食用,能夠起到暖身暖胃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黑色食物中的"黑"主要來自花青素和鐵元素。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鐵元素也是身體補所需。
【推薦食譜】:五黑丸。
【做法】:熟黑芝麻、黑豆、黑米、桑葚、黑枸杞、黃精、紅棗、蜂蜜。
【做法】:
步驟一:黑米,黑豆,黑芝麻,小火炒熟。
步驟二:先把干材料放入料理機,打碎后再放入濕材料一起打,最終把所以食材混合起來。
步驟三:加入適量煮過的蜂蜜。
步驟四:揉成團。
步驟五:分成10克一顆,用錫紙包好。每日兩顆,輕松拯救熬夜禿頭小寶貝。
![]()
【少1樣】:反季蔬果
反季蔬果
特別注意少吃:芒果,西瓜,黃瓜等。還有一些芽菜,不適合在冬天吃。這個時候適合吃:大白菜,土豆,山藥,蘿卜等等,還有松子,核桃,栗子、榛子等堅果。
一餐一飯,皆是養生。立冬的飲食,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古人傳承千年的智慧。通過食物,我們順應天時,調養身體,為迎接嚴冬儲備足夠的能量。在這個立冬,無論你身在何方,是否忙碌,都請記得為自己或家人準備一份暖心的食物。愿這份熱氣,能驅散整個冬天的寒意,溫暖你的身心。你們家鄉立冬有什么特別的飲食習俗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