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運簽#
11 月 6 日晚,泡泡瑪特官方旗艦店的直播中出現了意外一幕。工作人員拿著一款 DIMOO 新生日記系列的掛鏈盲盒,隨口說道 “哎嘛,這東西賣 79 確實有點……” 話沒說完,另一位工作人員接話 “沒事會有人買單的”。這段對話被實時直播出去,很快引發熱議。
![]()
這款引發爭議的掛鏈盲盒是泡泡瑪特 11 月剛推出的新品,單個售價 79 元,整盒 6 個售價 474 元,系列里包含 6 個常規款和 1 個隱藏款,隱藏款出現概率是 1:72。商品詳情顯示,它的材質包括鋅合金掛件、樹脂公仔、聚酯纖維掛繩等,適用年齡標注為 15 歲以上。有記者查詢發現,這款盲盒的仿品成本低至 4 元,而正品還頻繁出現掉漆問題,這樣的價值與定價差距讓爭議進一步升級。
![]()
消費者的不滿集中在 “有人買單” 這句話上,不少人覺得這是在內涵消費者是 “韭菜”,愿意為不值的商品付費。有人說 “官方吐槽最致命,合著他們自己都覺得貴”,也有人直言 “這態度太傷人了,把消費者的喜歡當冤大頭”。也有網友提到,“潮玩賣的是設計和情懷,但價格也得匹配品質,不能仗著有人喜歡就隨便定價”。
![]()
11 月 7 日,泡泡瑪特官方客服回應,已經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內部處理,正在進一步核實情況。涉事直播間也回應稱,已經收到反饋并交由相關部門重視,正在積極核實。
這次直播事故本質上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失衡。泡泡瑪特能在海外市場靠 “拆盒的儀式感和社交貨幣” 獲得成功,核心是粉絲對品牌和產品的認可。但直播間工作人員的隨口之言,暴露了對產品定價的不認同,更傷害了消費者的情感。
盲盒類產品的定價一直存在爭議,一邊是品牌強調的設計和稀缺性價值,一邊是消費者對材質成本的直觀感受,這種矛盾需要品牌通過透明化溝通和品質提升來化解,而不是靠 “有人買單” 的僥幸心理。
當產品價格遠超材質本身價值時,品牌需要讓消費者感受到足夠的誠意,不管是設計創新、品質把控還是服務體驗。消費者愿意為潮玩付費,買的不只是商品本身,還有收藏的快樂和情感寄托。而 “有人買單” 的言論,恰恰否定了這種情感連接,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的熱愛被當成了商家賺錢的籌碼。
對于泡泡瑪特來說,如何平衡產品定價與品質,如何重建消費者信任,才是更需要解決的問題。畢竟潮玩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僅憑品牌情懷和稀缺性,已經難以支撐長期的消費忠誠度。這次事件,希望可以讓品牌重新審視定價邏輯和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真正尊重每一份消費者的喜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