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膠州灣畔,海風裹挾著咸濕的氣息。青島城陽區紅島街道寧家社區的鹽堿地里,收割機的轟鳴聲打破了往日的沉寂。鐵齒犁開泛著堿白的土地,一串串粉紅色的煙薯破土而出,在陽光下閃著濕潤的光澤。工人們彎腰撿拾,身后,新翻的泥土與遠處依舊板結的荒蕪土地,形成刺目的對比。
這片曾被老人們稱為“白色荒漠”的土地,正在上演一場生命的奇跡。
![]()
從“不毛之地”到“希望田野”
深秋的膠州灣,海風裹挾著鹽霜拂過阡陌。在漁民收網歸航的時節,人們也正彎腰收獲那片被海水滋養的農作物——耐鹽堿甘薯的果實,他們在此刻共繪出一幅咸澀與甘甜交織的秋收圖卷。
![]()
在這片毗鄰海水的土地上,人們正在收獲著甘甜的耐鹽堿品種“煙薯25”。
11月5日,記者來到這片邊緣外不到2米就是海水的農田,這是青島市鹽堿地甘薯種植的第一片試驗田。“你信不信,咱們現在站的這片田往下挖1.5米就會滲出海水。可你看這長出的地瓜,卻個頭勻稱,顏色鮮亮。”青島供銷穗初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張吉勝蹲在田埂上,掰開一個剛出土的煙薯,橙紅色的瓤肉在陽光下格外誘人,“可別小看這些地瓜,它們是鹽堿地里長出的增收希望。”
![]()
試驗田與海水一步之遙。
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廢棄的海蝦池無人問津,干裂的土地泛著堿白,成片的蘆葦和堿蓬水土交界處隨風搖曳,在這附近春天撒下的種子往往難逃鹽堿的“圍剿”。30畝甘薯在這片“農業禁區”里茁壯成長,今年畝產達到6000斤左右。
這片土地的蛻變,始于一場科學與自然的對話。
“科技小院”專家把論文寫在鹽堿地上
面對這片蝦池回填后的鹽堿地,張吉盛也曾迷茫,緣分使然,今年他們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依托高校技術優勢,探索鹽堿地高價值特色農作物種植,精準施肥、灌溉,產量比傳統種植提高了近兩成。
![]()
張吉盛展示試驗田中的“煙薯”,較大的一個能達到兩斤多重。
“鹽堿地不是絕境,只要我們讀懂它的脾氣。”山東青島甘薯科技小院首席專家、青島農業大學教授隋炯明說。過去幾個月,他和研究生們扎根田間,指導種植戶將這片土地種上了農大團隊篩選出的耐鹽堿品種“煙薯25”,安裝滴灌設備,科學調配每一滴水和肥的比例。
![]()
鹽堿地里收獲著一筐筐甜蜜甘薯。
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成了田間的常客。他們挽起褲腿,踩著泥濘,將實驗室里的數據轉化為農民看得懂、學得會的種植技術。隋炯明教授牽頭在山東建立包含“青島甘薯科技小院”在內的3個薯類國家級科技小院,就像錨點,將高校的科研力量牢牢固定在鄉野農村。
![]()
收獲的甘薯被裝車運去貯藏。
全鏈條托起鹽堿地新希望
2025年4月,城陽區供銷社成立青島供銷穗初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探索從土地托管到農產品銷售的全流程服務。在寧家社區,他們已開展秸稈還田、旋耕土地等農業社會化服務1100余畝次。
“鹽堿地種出的煙薯格外甜。”張吉勝抓起一把泥土說,“因為鹽堿土壤天然防蟲防病,我們幾乎不用農藥,種出的地瓜風味獨特,微量元素也更豐富。”望著正在裝車的甘薯,他信心滿滿:“這批地瓜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現在全部收獲后我們先進行一定時間的窖藏再上市,而明年我們會繼續增大種植面積。”
![]()
甘薯橙紅色的瓤肉在陽光下格外誘人。
希望的田野無限廣闊
夕陽西下,收獲后的田地里,工人們仍在忙碌。新翻的泥土氣息與海風的咸味交織,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重生。
![]()
海邊這片甘薯田的遠處側岸就是現代化的城市建筑,這同一片鹽堿地里煥發出了兩種生命力。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4年報告,全球鹽漬土壤已達13.81億公頃,占陸地面積的10.7%。在中國,約15億畝鹽堿地中,具有開發利用潛力的達5億畝。眼前的這片甘薯田,不僅承載著當地農民增收的希望,更寄托著在全球鹽堿地上養活更多人的可能。
傍晚,收割機的燈光劃破漸漸降臨的暮色,在這片曾經被遺忘的土地上,新的希望正在不斷破土、生長。
![]()
這片種植著耐鹽堿品種“煙薯25”的試驗田與海水一步之遙。
![]()
青島市第一片鹽堿地甘薯種植的試驗田正在收獲果實。
![]()
這片甘薯試驗田夾在社區住宅和海水之間。
人們正在田間忙碌著收獲甘薯。
![]()
海邊的鹽堿地上,一串串粉紅色的煙薯破土而出。
![]()
鹽堿地里長出的甘薯被收集成筐。
![]()
張吉盛開展收割拖拉機在田中勞作。
![]()
工人將成筐的甘薯抬到田邊。
![]()
鹽堿地里豐收的甘薯被裝車運去貯藏。
![]()
田邊成片的堿蓬和蘆葦下,是開裂返堿的板結土地。
(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