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健身達人的日常分享、還是各類“減脂干貨”視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句話:“想要肌肉線條明顯,先控鹽。”
但為什么健身就要低鹽?鹽的多少會影響健身的哪些方面?它和我們肌肉的形態又有什么關系?鹽是越少越好嗎?
我們吃的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它不僅讓食物更有味道,更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來源。
作為健身者來說,低鹽飲食的最大意義就在于控制身體內水分分布。
首先,我們體內的水分分布分成兩大部分:細胞內液(細胞內) 和 細胞外液(血漿+組織間液)。鈉離子(Na?)是細胞外液中最重要的陽離子,它決定了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當攝入過多的鹽,細胞外液的鈉濃度上升時,細胞外液變“濃”,會把細胞內的水抽到細胞外來稀釋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水從細胞內向細胞外移動”。
細胞內的水是在肌肉“里面”的水,相當于肌纖維吸飽了水,肌肉更鼓、更“撐”,就像充氣氣球;
細胞外的水是在肌肉“外面”的水,相當于在氣球外面裹了一層水膜,看起來光滑但不立體。
所以,肌肉線條是否清晰,主要取決于皮下與肌肉外層是否堆積了太多“細胞外水”。
而且,體內鈉離子濃度上升,身體會啟動一個“自我補救機制”——留水。身體為了“稀釋”血液中的鈉,會保留更多的水分,而不是尿出體外。
結果是:
- 皮下組織和肌肉間隙的水分增加,人看起來腫脹
- 體重上升,但那并不是肌肉,而是喝進身體的水被保留在體內;
- 肌肉的線條被掩蓋,看起來不結實、不緊致
這就是健身人最不想看到的結果——辛苦練出的肌肉,最后被“鹽水”模糊掉了。
![]()
當降低鹽攝入時,身體會慢慢排出多余的鈉和水分。浮腫消退,肌肉紋理更加清晰,腹肌、三角肌、手臂線條都會更明顯。
這就是為什么健美運動員在比賽前幾天會“控鹽+多喝水”。控鹽可以理解,那多喝水是為什么呢?
事實上,如果只控鹽不喝水,反而達不到效果。低鹽狀態下,大量喝水能加速“排鈉”。生理機制上,腎臟排出鈉離子時需要充足的水參與。如果你減少鹽同時又不喝水,身體會認為“外界缺水”,于是通過抗利尿激素鎖住水分不讓排出,那么此時身體里的鹽分也就一并無法排出了。所以在健身控鹽階段,多喝水是幫助排鹽。
但“低鹽”并不是“無鹽”,需要強調的是:完全不吃鹽是危險的。尤其在高溫環境或高強度訓練時,大量出汗會帶走鈉離子。這時如果繼續低鹽甚至“無鹽”,身體的電解質平衡會被打亂。因此,健身時要“控鹽”,但要動態調節。
所以,低鹽飲食的目標不是剝奪鹽,而是調控水。鹽太多,水腫浮現;鹽太少,身體失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