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瞭望臺#
近日,法國達索防務集團透露,法國已接近和烏克蘭達成最終協議,將為烏克蘭提供全新的“陣風”戰機,數量最多可能達到20架,由歐盟已被凍結俄羅斯資產作為擔保籌集資金。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法國之前已經援助過烏克蘭“幻影”2000,不過和其他歐洲國家提供的F-16一樣,都是40多年的老飛機了,用不了幾年就得退役了。前幾天瑞典承諾提供二手“鷹獅”C/D,不過沒說是白給還是要錢,但瑞典還是明確表示:更先進的“鷹獅”E/F必須給錢,而且可能幾年后才交付。這次法國提供全新的“陣風”,屬于最新的F4型,屬于西方援助的最強戰機,而且很快就要交付,法國為什么這么積極?
很顯然,法國是想利用一場實戰,徹底洗刷“陣風”被印度搞砸的口碑。那么,“陣風”真的能打贏俄軍戰機嗎?
之前咱們分析過,“陣風”和俄軍的蘇-30SM2空戰,能夠占據較大優勢,那么如果遇到蘇-35甚至更強的蘇-57,“陣風”還有勝算嗎?
![]()
由于印巴“5.7空戰”給現代空戰樹立了標桿,所以咱們就完全不考慮近距格斗了,“陣風”和俄軍戰機的空戰,絕對是超遠距離的導彈互射,然后就回基地喝茶,所以誰的雷達探測距離更遠,誰的導彈射程更遠,誰的電子戰能力更強,誰就是贏家。
陣風機頭小雷達小,雷達雖然是有源相控陣的,但只有836個砷化鎵組件,還不如梟龍,對5平米目標最大探測距離約160公里,也就是大概在190公里外發現蘇-35,100公里左右發現蘇-57;蘇-35和蘇-57的雷達,雖然號稱探測距離400公里,但那樣搜索角度極小,正常搜索模式,對1平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約為220公里,也就是說,大概260公里外發現“陣風”。這樣看來,俄羅斯的兩款戰機能夠先敵發現。
![]()
但是,烏克蘭已經獲得了“愛立眼”預警機,能在330公里外探測到1平米大小的目標,也就是能在280公里左右發現內置彈藥的蘇-57,在300公里外發現外掛R-37M的蘇-57,在500公里外發現蘇-35,而北約的飛機數據鏈都是互聯的,所以“陣風”能夠利用“愛立眼”的雷達先敵發現,然后“A射B導”,在150公里的最大射程上發射完“流星”導彈后馬上脫離。
而俄羅斯的預警機現在基本可以無視,蘇-35和蘇-57只能靠自己的雷達發現目標。雖然理論上在260公里外就能對“陣風”開火,但R-37M超遠程導彈只有前幾十公里有動力,后面都是無動力滑翔,機動性較差,實戰中對戰斗機的最大命中距離只有130公里。所以俄軍戰機要么在更遠的距離發射R-37M,被“陣風”利用機動和電子干擾輕易躲避,要么逼近發射R-77M。
![]()
R-77M是俄軍最新型空空導彈,采用雙脈沖設計,最大射程150公里左右,基本和PL-15E差不多。雖然雙脈沖導彈后段機動性比沖壓空空導彈更強,但由于俄軍無法利用預警機“A射B導”,俄制空空導彈也沒有雙向數據鏈,所以俄軍戰機發射完導彈之后,必須一直保持機頭大概對敵,為導彈指引目標,一旦為了擺脫敵方導彈而做高G機動,導彈立馬脫鎖。
所以綜合來看,俄軍即便是派蘇-57跟烏軍的“陣風”對戰,也要處于劣勢。這就是法國迫不及待地將“陣風”賣給烏克蘭的原因——他們太需要一次大勝來挽回“陣風”的口碑了。
![]()
其實大家也看出來了,只要有預警機和帶雙向數據鏈遠程空空導彈,任意一款四代半戰機,都能對俄軍戰機形成優勢。但法國的優勢就在于軍工自主,想出口馬上就能批,而“臺風”要出口烏克蘭的話,就得幾個國家扯皮了。而美國因為不想和俄羅斯搞得太僵,是不會直接賣給烏克蘭戰斗機的。所以最終在烏克蘭拔得頭籌的,反而是不那么先進的陣風戰斗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