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黃金大變天了,由于黃金的稅收新規,導致黃金的采購成本直接上漲了7%。
那這7%是怎么算出來的?以前買黃金可以抵扣13%的稅收,現在只剩6%。換句話說,金店同樣的黃金要交更多稅,直接成本上升,利潤被壓縮。這成本誰來承擔?商家有沒有能力全部轉嫁給消費者?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小珠寶商漲價會丟失客戶,大企業也能轉嫁一部分,但利潤可能還會被壓縮。所以市場的反應立刻顯現,老鋪黃金、周大福、六福的股價都是大跌,最高跌幅超過10%。
那有人要問,去香港買行不行?短期避稅是有用的,但帶回內地售賣要報關繳稅,價格也不一定穩定。香港只是短期避風港,想長期賺錢根本不可能,因為你買進的黃金不一定賣得出去,店鋪回收現在非常謹慎,尤其是非交易所的場外黃金,而且流動性也在縮水,觀望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場外黃金是什么意思?就是珠寶店、金店,甚至是小型批發商銷售的金條或者飾品黃金,它們沒有經過交易所登記,沒有統一標準,價格其實是不透明的。所以如果你的目的是投資,千萬不要用這個渠道。
那黃金股呢?涉金零售股,比如周大福、老鋪黃金,短期內它們就是最慘的。不過上游金礦股影響比較小,國際金價一直在4000美元/盎司附近,對金礦股是有支撐的。從中長期來看,渠道規范、管理能力強的龍頭會越來越穩。
那普通人應該怎么看這事兒?千萬不要沖動買場外的便宜貨,只有實物要正規發票,走交易所或者靠譜的香港渠道,或者ETF、紙黃金這類工具,政策影響小,流動性好,在這個階段,它們是不錯的選擇。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