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
沒有跟拍大案要案時的驚天動地,也不同于記錄暖心事的細(xì)水流長,《東方110》拍攝交通的記者總是穿梭在街頭巷尾,記錄十字街頭的新鮮事。
2013年,上海的汽車保有量超過了200萬輛,比20年前增加了十倍左右,但道路總量卻只增加了兩倍左右,由此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交通難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盤活有限的交通資源?
《東方110》報道了時任閘北公安分局交警支隊支隊長的王登海,他的做法是在路上劃設(shè)交通標(biāo)志標(biāo)線,挖掘道路資源。
當(dāng)時南北高架天目路圓盤,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三分鐘鐵路上海站南廣場就會受到影響,五分鐘后整個南北高架受阻。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讓這樣一個地理位置特殊、長期擁堵的路口由4根車道變?yōu)?2根車道,通行能力提高30%,事故率下降80%,需要多大的代價?
王登海接受采訪稱,如果要增加一根車道,車道寬一般是3米2,就要把旁邊的人行道削掉3米2,地下的水電煤管子全要搬過去。
王登海將路口的一根停車線向后移,在路口形成4車道、長約60米的綜合待行區(qū),就像一個“蓄水池”。去往不同方向的車輛在交警指揮下依次駛?cè)搿靶钏亍保G燈一亮,“蓄水池”就開始批量“泄洪”,使整個交通通暢無阻。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增加到以50公里的時速進(jìn)入路口,速度提高了百分之一百。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左轉(zhuǎn)彎待行區(qū)、可變車道、高架環(huán)島交通信號燈,都是王登海和他同事們的創(chuàng)舉……
如今,這些創(chuàng)新的交通管理措施已經(jīng)在上海,乃至全國大中型城市被廣泛運(yùn)用。車輪滾滾,安全為上,《東方110》始終在記錄……
看看新聞記者: 唐敏(特約)
編輯: 趙祎韞
視頻編輯: 馮家琳
責(zé)編: 方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