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冬天一到,不少人就陷入 “手腳冰涼 + 沒胃口” 的雙重困擾。明明穿得厚實,手腳卻總像揣著冰塊,半天捂不熱;飯桌上再豐盛的菜肴,也提不起興趣,吃兩口就覺得腹脹。這不是身體 “嬌氣”,而是季節帶來的正常生理變化 —— 低溫環境下,血液循環會自然變慢,體內陽氣消耗加快,就容易出現畏寒怕冷的情況;同時脾胃運化功能會隨氣溫降低而減弱,消化效率下降,食欲自然跟著變差。
![]()
與其依賴厚重衣物或辛辣食物臨時 “取暖”,不如從日常飲食入手,用溫和的粥品慢慢調理。粥品本身易消化,不會給脾胃增加負擔,再搭配針對性的溫補食材,既能暖身驅寒,又能健脾開胃,讓身體在潛移默化中恢復舒適狀態。下面分享的 3 碗養生粥,食材在超市、菜市場隨處可見,做法簡單到新手也能一次成功,每天花半小時就能煮好,特別適合熱愛生活、注重健康的你。
紅棗桂圓山藥粥:一碗下肚,手腳暖到腳尖
冬天手腳涼的核心問題是氣血不足、陽氣虧虛,這款紅棗桂圓山藥粥就是專門對癥的 “暖身神器”。食材搭配兼顧補氣血與溫陽氣,煮出來的粥軟糯香甜,喝完整個人從胃里暖到四肢。
![]()
準備的食材很簡單:小米 50 克、紅棗 6 顆、桂圓 5 顆、山藥 100 克、冰糖少許。小米要選顆粒飽滿、顏色金黃的,這種小米煮出來更黏稠,營養也更足;紅棗建議選去核的,吃起來更方便,避免不小心咬到棗核;桂圓要選新鮮飽滿、沒有發霉變質的,干桂圓也可以,提前泡軟就行;山藥優先選鐵棍山藥,口感更粉糯,健脾效果也更好,去皮時可以戴手套,避免黏液刺激皮膚。
做法步驟沒有復雜技巧:先把小米淘洗干凈,提前用清水泡 30 分鐘,這樣煮的時候更容易開花,粥體也會更細膩。泡好的小米連同紅棗、桂圓一起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煮 20 分鐘。這時小米已經變得軟爛,再把切好的山藥塊放進去,繼續煮 15 分鐘,直到山藥變得軟糯、能輕松用筷子戳透。最后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少許冰糖,攪拌至完全融化就可以關火了。
這款粥的養生邏輯很清晰:紅棗是公認的補氣血食材,富含鐵元素和多種維生素,能幫助改善氣血虧虛引起的畏寒;桂圓性溫,能溫陽散寒、補益心脾,對陽氣不足導致的手腳冰涼有明顯緩解作用;山藥健脾養胃,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讓營養更好地被身體吸收;小米性質溫和,不會刺激腸胃,適合冬天長期食用。每天早上喝一碗,暖身效果立竿見影,堅持一周就能發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明顯減輕,即使在空調房里也能保持溫暖。
山藥芡實養胃粥:沒胃口?喝它就對了
冬天沒胃口、吃不下飯,大多是脾胃運化減弱導致的。這款山藥芡實養胃粥,食材都以健脾祛濕、溫和養胃為主,質地細膩,入口綿密,即使沒胃口的時候也能輕松喝下,慢慢喚醒沉睡的食欲。
![]()
食材準備:大米 60 克、山藥 80 克、芡實 20 克、蓮子 10 顆。大米選普通的珍珠米即可,煮出來的粥口感軟糯;山藥同樣推薦鐵棍山藥,去皮切塊備用;芡實和蓮子需要提前用清水泡 2 小時,這樣煮的時候更容易軟爛,也能更好地釋放營養成分,蓮子一定要去芯,不然會有苦味影響口感。
做法比想象中更簡單:把泡好的芡實、蓮子和淘洗干凈的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熬 30 分鐘。期間要不時攪拌一下,避免粥底粘鍋。煮到 20 分鐘的時候,可以用筷子戳一下大米,只要能輕松戳透,就說明快好了。最后 10 分鐘放入山藥塊,繼續熬煮至粥體變得黏稠,山藥完全軟爛就可以關火了。這款粥不需要加糖,食材本身帶有淡淡的清甜,喝起來清爽不膩,更能凸顯養胃的功效。
這款粥的核心優勢在于食材的搭配:芡實被稱為 “健脾第一食材”,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對于脾胃虛弱引起的腹脹、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山藥健脾養胃,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蓮子不僅能安神助眠,還能輔助運化,讓脾胃運轉更順暢;大米溫和養胃,是補充能量的基礎。沒胃口的時候,喝一碗溫熱的山藥芡實養胃粥,既能補充營養,又不會給脾胃增加負擔,慢慢就能找回正常的食欲,吃飯也變得香起來。
南瓜核桃暖身粥:暖身又補能,早晚都合適
冬天不僅要暖身,還要補充足夠的能量抵御寒冷。這款南瓜核桃暖身粥,兼顧溫補、補能與養胃,食材搭配豐富,營養均衡,早上喝能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晚上喝能暖身助眠,特別適合冬天作為早晚餐食用。
![]()
食材準備:小米 40 克、大米 20 克、南瓜 150 克、核桃 2 顆。小米和大米搭配,既能增加粥的黏稠度,又能讓營養更全面;南瓜要選成熟度高、顏色金黃的,這種南瓜甜度高、口感粉糯,營養也更豐富;核桃選新鮮的帶殼核桃,砸開后取出核桃仁,砸碎備用,這樣更容易咀嚼和消化。
做法步驟:先把小米和大米混合在一起淘洗干凈,提前用清水泡 20 分鐘。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核桃砸成碎末。把泡好的雙米、南瓜塊和核桃碎一起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熬 25 分鐘。煮的過程中可以偶爾攪拌一下,讓南瓜的甜味更好地融入粥里。煮到南瓜完全軟爛,用筷子一戳就碎,粥體變得濃稠透亮,就可以關火了。
這款粥的養生價值很高: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和 β- 胡蘿卜素,碳水能快速補充能量,抵御冬天的寒冷,β- 胡蘿卜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 A,能保護視力、增強免疫力;核桃性溫,能補腎溫肺、潤腸通便,還能促進血液循環,讓暖身效果更持久;小米和大米溫和養胃,能減少寒冷對腸胃的刺激。這款粥口感香甜,帶著核桃的堅果香氣,大人小孩都愛喝,每天喝一碗,既能暖身,又能補充營養,讓身體充滿能量,輕松應對冬天的各種挑戰。
喝養生粥的小細節,讓效果翻倍
想要通過養生粥達到更好的調理效果,一些小細節不能忽視。這些細節看似簡單,卻能讓粥的養生價值發揮到極致,還能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
粥一定要溫熱飲用,剛煮好的粥晾到溫熱狀態就可以喝了,不要放涼后再喝。涼粥會刺激脾胃,加重脾胃負擔,不僅達不到養胃的效果,還可能引起腹脹、腹瀉,尤其冬天喝涼粥,會讓手腳冰涼的情況更嚴重。
食材用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身體狀況調整。比如喜歡更甜一點的,可以在紅棗桂圓山藥粥中適當增加冰糖的用量;血糖偏高的人群,要減少紅棗、桂圓的用量,甚至可以不加冰糖,依靠食材本身的甜味調味;脾胃虛寒比較嚴重的,可以適當增加山藥、芡實的用量,增強健脾溫陽的效果。
調理身體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建議每周喝 3-4 次養生粥,堅持 1-2 個月,就能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手腳冰涼的情況得到改善,食欲變得更好,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會更飽滿。不要指望喝一兩次就能看到效果,長期堅持才能讓身體真正吸收食材的營養,達到養生的目的。
另外,選購食材時要注意品質。小米、大米要選沒有發霉、沒有異味的,顏色自然,顆粒飽滿;紅棗、桂圓要選新鮮的,沒有蟲蛀、沒有變質的;山藥要選表皮光滑、沒有腐爛、沒有發芽的;南瓜要選成熟度高、手感沉重的,這樣的南瓜口感更好、營養更足;核桃要選外殼完整、沒有異味的,新鮮的核桃香氣更濃、營養更豐富。
熱愛生活,從溫暖的養生粥開始
冬天的美好,藏在一碗溫熱的粥里。對于熱愛生活的人來說,養生從來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而是融入日常飲食的小習慣。這 3 碗養生粥,沒有復雜的食材,沒有繁瑣的做法,卻能精準解決冬天手腳涼、沒胃口的困擾,讓身體在寒冷的季節里感受到溫暖與舒適。
早上起床,花半小時煮一碗紅棗桂圓山藥粥,暖身補氣血,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中午沒胃口,煮一碗山藥芡實養胃粥,溫和不刺激,慢慢喚醒食欲;晚上回家,煮一碗南瓜核桃暖身粥,補充能量,暖身助眠。一碗粥的時間,既能享受美食,又能調理身體,這就是熱愛生活的最好方式。
養生不是跟風追逐潮流,而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日子里用心呵護自己。這個冬天,不妨試著煮一碗養生粥,讓溫暖從胃里蔓延到全身,讓身體在溫和的調理中變得更健康、更舒適。熱愛生活,從關愛自己的身體開始,而一碗溫熱的養生粥,就是對自己最好的饋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