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000元起,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CLA正式上市,共三款車型:純電CLA 300 L超長續航版(24.9萬)、超長續航領智版(28.56萬)以及限量100臺的超長續航冠軍限量版(29.99萬)。
如果你只看價格,可能會以為它又是一臺“貼牌電轎”,但真開過、研究過配置表的人大概都會有同樣的想法——這次,奔馳是認真想在電動車市場找回存在感。
![]()
它不是EQ系列那種“油改電”,而是用上全新電動平臺。更關鍵的是,奔馳把一些過去只放在高端車型上的技術——比如800V高壓架構、電動兩擋變速箱、多源熱泵系統,全塞進來了。
結果是:CLTC續航866公里,百公里電耗10.9度電。這套賬怎么看都不像是傳統豪華品牌能做出來的數字。你甚至能感覺到,奔馳終于放下“身份包袱”,去拼效率和參數了。
![]()
智能座艙這塊,以前奔馳的風格是“漂亮但不聰明”。這次變化挺大。新車上用的是MB.OS架構,語音系統直接接入字節的豆包大模型,再配合思必馳語音交互,響應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比以前那種“你好,奔馳”時代強太多。
![]()
更值得關注的是輔助駕駛。奔馳和Momenta一起開發的領航輔助系統,是那種“不會搶方向盤”的風格,城區和高速都能用。它的邏輯有點像理想L系列那種“人機共駕”,但體驗更穩,更克制。奔馳在這方面的路線挺有意思——它不是追“全棧自研”的噱頭,而是用自己熟悉的安全體系去打磨智能體驗。對于那些不想被系統“接管”、但又想要智能加持的駕駛者來說,這其實是更舒服的方式。
![]()
純電CLA有點像奔馳把自己最擅長的事都重新做了一遍。它依舊是那種在安全上“砸錢”的品牌——標配11個氣囊,上市前做了180多次碰撞測試,還拿了電池穿刺測試五星認證。但更有意思的是,它還主導了電磁安全的國際標準制定,這個標準會在2026年轉化為國標。意思是:它不僅守規則,還在寫規則。
這一點其實挺能說明問題——電動化時代,奔馳沒去比智能有多“卷”,而是繼續把“標準制定者”的位置保留下來。
![]()
這次三個版本的配置差別不算離譜。入門的超長續航版(24.9萬)就有兩擋變速、800V快充、全套安全配置。28.56萬的領智版多了副駕娛樂屏、AMG套件和領航輔助。29.99萬的冠軍限量版則加上夜色組件、幾何多光束大燈、Burmester音響,還帶一些王楚欽定制UI和音效。
如果不看那點“紀念意義”,主銷肯定是領智版。它剛好踩在那個能同時滿足“家用”和“科技展示”的平衡點上。
![]()
奔馳這次很明顯想做一個信號:純電車不該只是“另一種奢侈品”。所以你會看到他們在營銷上盡量往“平價體驗”靠:0首付、36期低息,買6年送7年領航輔助,甚至送行李箱。這放在幾年前簡直不可想象——奔馳主動去學新勢力“玩法”,但又不失底線。傳播層面看,這也是奔馳的一次“社會化修復”:在電動化賽道起步慢的幾年后,它得用一臺車,重新證明自己能跟中國市場說同一種語言。
![]()
過去幾年,奔馳在年輕用戶心中有種“隔著玻璃看”的感覺。CLA這次能否彌合這種溫差,還要看實際體驗,但至少它在產品層面已經做了足夠多“貼近”的努力。
語音不再僵硬、輔助不再防御、價格不再虛高。這三點的變化,讓這臺車更像是為中國市場做的“再一次出發”。
![]()
奔馳的電動化轉型一直是個“慢熱型”故事:EQ系列鋪了好幾年,效果一般;現在重新以CLA開局,其實是在嘗試一種更本土化的表達。它不是想挑戰誰的銷量,而是要告訴市場:奔馳的“豪華”,也可以和智能、能效共存。
如果你看慣了各種國產智能電車的“堆料宣言”,再來看這臺CLA,會覺得它有點“不像奔馳”——但也正是因為不再拘泥于過去那種“貴即合理”的邏輯,它才顯得更像今天的奔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