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隨著犯罪嫌疑人肖某、肖某華、張某的落網,臨澧縣公安局歷時一個多月偵辦的一起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正式告破。這起案件不僅端掉了隱藏在鄉鎮的“毒”咖啡倉庫,更阻斷了一批含有違禁成分的減肥咖啡流向市場。案件偵破后,作為該案主辦民警之一,臨澧縣公安局食藥環偵大隊民警劉健向湖南法治報記者講述了他的辦案過程——
今年8月22日,我們隊接到市局移交的任務,有市民報案稱其網購的減肥咖啡喝了感覺不舒服,懷疑其中有違禁成分。
減肥咖啡是當下不少人青睞的飲品,一旦含有違禁成分,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堪設想。我們立即將市民提供的咖啡樣本送至專業機構進行檢測鑒定,果不其然,樣本中確實含有違禁成分——西布曲明,會引發頭痛、血壓升高、失眠等不良反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偵查工作迅速展開,在大隊長部署下,我們第一時間打開各類購物APP搜索相關產品,頁面上跳出的大量同類商品讓我們心頭一緊,更關鍵的是,我們鎖定市民舉報的那家店鋪后發現,它并非只賣這一款減肥咖啡,而是將各種品牌真假參半進行售賣,這種方式極具迷惑性,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
要揪出幕后黑手,店鋪注冊信息是關鍵突破口。我們迅速申請調取該店鋪的注冊個人信息,終于鎖定了店鋪經營者——肖某華。
拿到肖某華的個人信息和家庭住址后,我和同事沒有貿然行動,直接證明他銷售有毒咖啡的證據還不充分,若此時抓捕,很可能讓他拒不認罪,甚至打草驚蛇,斷了后續追查產業鏈的線索。于是,我們決定對肖某華的住處及活動地點展開蹲守。
接下來的日子,我和同事輪流值守,隱蔽在肖某華家附近、常去的路段,摸清他的生活軌跡和作案規律。
隨著蹲守天數增加,我們逐漸摸清了肖某華的生活規律——“家—取貨點—物流點”三點一線。但中間的取貨點始終是模糊的,他每次出門都騎著一輛小電驢,專挑狹窄的小巷、坑洼的鄉間小路走,這些路段車輛難以通行,好幾次我們都被他甩掉。
難道他察覺到了什么?
為了避免暴露,我們只能將跟蹤距離拉得更遠,這樣做讓觀察難度陡增。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同步推進另一項工作:調取店鋪后臺銷售數據、梳理物流信息,一點點拼湊他的銷售網絡,完善證據鏈條。隨著調查深入,肖某華“反偵查意識強”的原因也浮出水面——他的女婿早前因銷售同類減肥咖啡被依法判刑,正因為有了“前車之鑒”,所以他在前往取貨點的路上才格外謹慎。
我們還發現,肖某華的謹慎滲透在每一個細節里。每次去物流點發貨,他從不多停留,搬完貨物轉身就走。為減少和物流公司的人接觸,他甚至在家提前打印好所有快遞面單,到物流點放下貨物就走。
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人贓并獲”,必須保持耐心,等待最佳抓捕時機。在蹲守了一個月后和多日排查,我們終于在某鄉鎮附近一個毫不起眼的汽修廠,找到了肖某華存放“毒”咖啡的倉庫。
9月23日,我們手中拼湊出了完整的證據鏈,一致決定:實施抓捕。當天,我們按計劃在物流點附近隱蔽布控,不久,肖某華像往常一樣騎著電動車載著幾箱貨物駛來。待他完成貨物交接,準備離開的瞬間,我們迅速按照既定方案行動,果斷上前將其控制。
那一刻,一個月來的疲憊瞬間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即將揭開案件真相的興奮與堅定。
審訊室里,肖某華起初試圖狡辯,否認自己銷售“毒”咖啡。但當我們依次出示在其倉庫查獲的50余盒未售出減肥咖啡、店鋪后臺清晰的銷售記錄等證據時,他的心理防線逐漸崩潰。最終,他如實交代在售賣“毒”咖啡,是兒子肖某帶他入伙的,但目前肖某已經不再參與售賣。
順著這條線繼續深挖,我們很快又揪出了另一個售賣該“毒”咖啡的人——張某。經審訊,我們了解到,這款“毒”咖啡的進貨價極低——一盒僅50元,他們的售價卻高達150元,高額的利潤讓他們罔顧他人健康鋌而走險。
目前,關于這款咖啡的上游進貨渠道,我們還在進一步深入調查中,勢必要將這條黑色產業鏈徹底斬斷。
回顧案件的偵破過程,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只有“再等等”的耐心。作為一名食藥環偵民警,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來源: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實習生 雷孜研 整理)
一審:劉雙昀
二審:陳佳婧
三審:周智穎
![]()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托大家將湖南法治報“設為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