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美國,一場關于“大學是否還值得上”的討論,正在被一家科技公司點燃。
美國數據分析龍頭Palantir 推出了一項“精英獎學金”(Meritocracy Fellowship)計劃,直接從高中招募畢業生,并提供全職工作機會,這一行為被視為對美國傳統大學的挑戰。據外媒報道,該計劃吸引逾500 名高中畢業生申請,首屆共錄取 22 人及正進行一個為期 4 個月項目,將于本月結束,如果表現良好,將在毋須大學學位下獲得 Palantir 的全職工作。
Palantir以其與美國軍方、情報及執法機構的緊密合作而聞名,同時也擁有龐大的商業客戶群。該公司此次激進的人才實驗,旨在驗證其能否通過內部的“精英培訓”體系,比頂尖大學更高效地塑造出符合其需求的優秀員工。此舉引發了外界對科技行業人才選拔標準和傳統教育價值的重新審視,這可能對未來科技公司的招聘策略產生深遠影響。
而對于這個計劃,Palantir CEO Alex Karp 給出的理由很簡單:“現有的美國大學在培養優秀人才方面,已不再可靠,也并非必需。”他直言雇用大學生意味雇用那些“只會空談”的人。Palantir 的招募帖文更是寫出,大學已經崩壞,錄取標準存在缺陷,精英領導和追求卓越已不再是教育機構的目標。
![]()
Palantir CEO Alex Karp
頗為諷刺的是,這位鼓吹“大學無用論”的 CEO 自己卻是名校出身:本科哲學、哈弗福德學院畢業,后又拿到斯坦福的法學博士。
除了對于大學教育的抨擊外,這一“精英計劃”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相較于傳統的技術實習,Palantir 一開始先舉辦為期 4 周的密集研討會,該研討會聚焦于人文與思想領域,主題包括西方文明的根基、美國歷史及其獨特性、美國國內的各種運動,以及對亞伯拉罕·林肯和溫斯頓·丘吉爾等領導人的案例研究。該研討會目標是幫助學員思考一些根本性問題如“什么是西方”、“面臨哪些挑戰”及“西方值得捍衛嗎?”等等,據報 Palantir 更試圖對此給出肯定的答案。
培訓內容還包括閱讀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的自傳、參加即興表演課程以提升職場應變能力,甚至組織學員前往葛底斯堡戰場進行實地考察。這種高度結構化且帶有明確價值導向的培訓模式,旨在為這些年輕人植入Palantir所推崇的文化和理念。
當研討會結束后,培訓生會被直接安插到公司內部團隊,與前線部署工程師一起在全國各地出差,參與客戶的實際項目。當中,這些項目來自醫院、保險公司、國防工業,甚至政府工作。 Palantir 高層表示,到了第三、四周,他們就能清楚看出誰能適應公司環境。目前 Palantir 則尚未決定將向哪些培訓生提供全職工作。
報道又引述協助管理計劃的 Palantir 員工 Sam Feldman 表示,有些人可能會拒絕錄用,轉而重新申請大學,但他預期沒有人最終會投身投資銀行或顧問行業,因為”他們已經嘗過創業和擁有主導權的滋味“。
這一大膽的想法也引發了不少年輕人的反響。“精英計劃”的參與者之一 Matteo Zanini 原本已拿到布朗大學的錄取通知,甚至還獲得了美國國防部提供的全額獎學金。但 Palantir 招聘貼上的那句“College is broken(大學已經壞掉了)”卻讓他陷入猶豫。于是,Zanini 最終決定放棄名校,加入 Palantir 的“實驗班”。他的朋友、老師等無一例外地反對,只有他的父母猶豫片刻后說:“決定權交給你。”盡管幾乎沒有人支持他的這一決定,但是他坦言:“如果能拿到正式 Offer,我可能就不回去了。”問起原因,Zanini 笑著說:“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信任。哪家公司會讓一個 18 歲的新人,在第三天就參與實際項目?這簡直瘋狂,但也太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