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掀起關于對“康熙親生父親是誰”的討論。在知乎、小紅書、B站、微博等,都有大量網友參與討論。有不少網友推測,康熙父親并非順治,而是洪承疇。而圍觀的網友則將這種推測稱之為“野史”,不少人將“看網友怎么編野史”看做茶余飯后的消遣。
![]()
據介紹,洪承疇,是明末清初政治、軍事人物。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疇去世,康熙帝追贈他為少師,賜謚號“文襄”。
對近期網友熱議的這一問題,中央民族大學的嚴實副教授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從基因科學的角度來看,康熙生父另有其人一說沒有證據支持,努爾哈赤、康熙、雍正、弘晝是相同父系。”
11月6日,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也發布了嚴實副教授的辟謠文章。文章中他表示:筆者做研究時,都是當面采樣,重要家族不僅要看身份證,還會問家譜。像愛新覺羅這種重要家族,會請教清史專家。不會是誰自稱“愛新覺羅”就直接相信,因此在源頭上就保證愛新覺羅姓的“分母不過濫”。
另一方面,嚴實副教授認為商業公司的檢測,其可信度需要慎重對待。因為這些檢測基本靠寄唾液,而祖源信息是用戶自己填。你姓金、趙、董都可以填愛新覺羅,測試公司也很難核實。而愛新覺羅現在按族譜活著的估計也就一兩萬男丁,實際愿意找公司測的人極少。加上隱私因素,測的時候不說自己是姓愛新覺羅的也有可能。
嚴實副教授還表示自己在2019年采到過一個可靠的樣本,是雍正第五子、恭親王弘晝的后代,結果顯示就是努爾哈赤的 C2b1a2b1-F14751(一個 Y 染色體支系的名字,是努爾哈赤本人及其近支后裔的標志)。他明確表示,這意味著所謂的“換種論”不能成立。而具體更下游的支系雖有記錄,但因隱私不便公開,而有可靠譜系的乾隆后代目前尚未測到。
![]()
據公開消息,嚴實副教授是首位通過 DNA 研究確定清太祖努爾哈赤 Y 染色體類型的分子人類學研究者。他還曾在《Nature》發表中國新石器時代母系社群結構等重大發現。2025 年其團隊在《Nature》發表山東傅家遺址古 DNA 研究成果,揭示距今 4750-4500 年前兩氏族母系社群結構,為中華文明探源提供關鍵證據。
至于為何自己在這一問題上通過多方積極發聲,嚴實副教授在社媒貼文中表示:(自己)從事分子人類學的硏究,不能眼看著這個學科被人當成笑話。體制內硏究者拿著國家發的工資,也有責任跟公眾普及正確知識。于公于私都該站出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