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秋天的風一吹,四美塘文化公園的每一寸空氣里,都飄著回憶的味道。
![]()
銹跡斑斑的鐵軌。人民網 張志強攝
這里曾經是京廣線的車輛段,如今是武漢保留綠皮火車最多的地方。銹跡斑斑的車廂靜靜躺在草地上,鐵軌在草叢中若隱若現。閉上眼睛,仿佛還能聽見父輩們拿著扳手敲打車輪的叮當聲,聞到機油混合著汗水的氣味。
那時的四美塘,是武漢工業的脈搏,是整個城市跳動的心臟。每天,火車在這里進進出出,載著煤炭、鋼材,也載著一代人的青春和夢想。
![]()
武昌四美塘鐵路遺址文化公園。人民網 張志強攝
如今,轟鳴聲遠去,但記憶從未離開。你記得第一次見到火車是在哪里嗎?
對很多武漢伢來說,答案不是宏偉的火車站,而是這個藏在城市深處的四美塘。那時的我們,會扒著鐵絲網,看著一列列鋼鐵巨獸呼嘯而過,興奮地數著一節節車廂。
![]()
游客拍照打卡。人民網 張志強攝
今天,綠皮火車成了最美的背景板。鐵軌旁,白發蒼蒼的老人指著車廂,給孫子講自己當年在這里工作的故事;穿著時髦的年輕人靠在車輪邊,拍下復古感十足的照片。
這列不再奔跑的火車,卻載著整座城市的集體記憶,也載著我們每個人心中那趟“最初的火車”——那個對遠方充滿向往的自己。
而更讓人驚喜的是,這座承載著過去的公園,正在通往未來。
![]()
人民網·夢幻靈境AI展演中心外景。人民網 張志強攝
沿著鐵軌往深處走,“人民網?夢幻靈境”悄然佇立。在這里,靜止的火車“活”了過來:
在《太空奧德賽》里穿越星門,感受武漢“敢為人先”的闖勁;在《遇見東坡》中與文豪對酌,觸摸千年文脈;在《時空迷局:恐龍危機》里直面史前巨獸,體會英雄之城骨子里的不屈;在《中國詩詞盛會》里與李白對飲,喚醒詩與遠方的浪漫;在《跟著走?長征》里踏上虛擬雪山,感悟初心的重量。
AI+XR劇目劇照。
科技沒有割裂過去,反而讓記憶里的情感,變得更加鮮活,更加動人。
![]()
小朋友在AI+XR大空間中體驗。人民網 張志強攝
從工業時代的“快車”到AI時代的“靈境”,四美塘完成了一場跨越百年的接力。爺爺奶奶在這里,找回泛黃的青春;孩子們在這里,觸碰發光的明天;而我們,在這里同時遇見了武漢的過去和明天。
所以,這個秋天,如果你來武漢,或者你就在武漢,一定要到四美塘文化公園走走。
去摸一摸那列安靜的火車,感受鋼鐵中封存的溫度,找回那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自己。
然后,轉身走進“夢幻靈境”,親身體驗:
記憶不會老去,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陪伴我們前行。(王雪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