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班路上的風景/微瀾志愿者供稿
親愛的朋友,
2025的最后一個秋日,問冬日好!
今年下半年氣候變化依舊很大,北方下了好幾場雨。一場秋雨一場寒,轉眼間,全國各地都要入冬了。
第三季度,北京三知我們依舊持續地面向公眾、公益伙伴、研究者、媒體記者,以“避免分離、促進團聚”為主題,發出行動倡議。
7月和8月,微瀾的校園館處于暑期閉館,8所社區館照常開放;57所校園館在9月新學期恢復開館。
2025年第三季度,微瀾圖書館共計為11869位讀者提供圖書借閱66121冊次,整理受捐和購買并錄入新館藏11605冊,502位志愿者登記服務1418次共計8244.5小時。
這背后離不開每一位支持和參與伙伴的努力。暑期,微瀾的伙伴們在北京和深圳參與了三場市集。大家帶著微瀾文創甚至自己的物品,有的伙伴和孩子一起圍上圍裙,向陌生人分享公益,介紹流動兒童和推薦微瀾圖書館。
7月,在成都和深圳的伙伴先后發起了《風起前的蒲公英》點映。伙伴們一起觀影、一起逛博物館、一起交流分享兒童文學等活動,讓暑假充滿了創意。
暑假,鄭州1館和北京39館兩所小型圖書館撤館。
暑期,很多伙伴參與了各館新學期的開館整備和館舍升級活動。大家打包、拆包、上架、盤點,篩選下架的圖書,安裝書架,上架新書,設置圖書展示區。伙伴們動作麻利,常常在繁復的勞動中進入心流狀態。整個暑假,昆明3所圖書館完成了緊急搬家及更換合作學校的工作。昆明6館需要緊急搬家時,伙伴們在24小時內完成了新舊圖書館的切換。
就像志愿者白嫻婷在值班日志中寫的「新館就像量身定做似的,所有書架放進去無比貼合,空空的教室在圖書上架后那一刻一下子有了精氣神。內心是滿足的,也許就是這樣。」
盡管有很多遺憾,但辛勤的勞動和參與的熱情,為新學期開了好頭。
更多的微瀾圖書館工作進展,詳見:
![]()
讓流動有希望
2025/07~09
第三季度,北京三知我們依然持續地面向公眾、公益伙伴、研究者、媒體記者,以“避免分離、促進團聚”為主題,發出行動倡議。
在宏觀研究方面,機構總干事魏佳羽參加“流動的中國”研究網絡于8月10-11日在深圳舉辦線下交流會,以《深圳流動人口子女發展現狀》為題進行了主題分享,一些主要數據:
1. 在深圳,只有30%的流動人口子女與父母“在一起”(隨遷到深圳居住);
2. 約20萬0-3歲的留守兒童,母親在深圳打工;
3. 2022年初三在讀的深圳流動兒童中,只有26%能夠在深圳升入公辦普高。
![]()
在行動研究方面,機構總干事魏佳羽與廣州廣天(一線工作人員+兼職+社區家長)開展項目合作(資助并且參與共同行動),協助凌塘村及周邊城中村的流動家庭申請積分入學,爭取廣州市公辦學位,積極關注流動人口家庭將留守的孩子帶來廣州入讀民辦學校(小學或初中)的案例。
議題伙伴們也在不斷深入了解不同類型的流動家庭是如何做出讓孩子隨遷或留守決策的,分析流動家庭進行子女教育決策的因由和脈絡;以求幫助流動人口社區行動者更好地倡導政策,關注流動兒童教育需求,推動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促進家庭團聚與社會融合。
![]()
微瀾季度看點
2025/07~09
![]()
![]()
![]()
![]()
整備|更新舊館,開拓新館
微瀾
新學期伊始,各館工作有序進行,57所校園館9月已恢復開放服務,但新館在建設以及意外也常有發生。
暑期,鄭州1館和北京39館兩所小型圖書館撤館。廣州8館和25館整備,新設立貴陽3館和南陽1、2館。貴陽3館完成整備并在9月正式開放為學生提供服務,南陽1、2館計劃在10月完成整備后開館提供服務。
昆明1、4、6館因合作學校調整,緊急搬家重建并開放借閱;鄭州6館等多個館也在暑期里進行了空間升級,可以存放更多的館藏服務更多的小讀者。
7~9月,新館錄入和各館新學期增加新讀者10181人;而6-9月,因畢業、轉學及關閉圖書館微瀾流失共13021位讀者。
雖然依然有學校關閉、圖書館閉館、讀者流失......但各館熱火朝天地整備、舊館及時得到搬遷、新館陸續落成,伙伴們感到鼓舞和得到安慰。
![]()
△ 廣州23館原合作學校撤校,圖書館搬至長虹小學,暑期進行整備。
![]()
△ 經貴州同在的推薦和開拓,微瀾同貴陽花溪區清溪路育才學校合作設立貴陽3館,暑期完成整備并在9月開放服務。雙方約定日常開館由學校負責,主要由自然教育老師和大學生實習生組成開館團隊。
![]()
△ 昆明1館合作學校兩面寺小學撤校,圖書館搬入新合作學校盤龍區龍泉小學,學校有超過800名學生,學生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8月中完成整備,9月開放服務讀者。
行動|秋日市集和公益跑
微瀾
8月17日,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微瀾的攤位現場推出了押花團扇、書簽、卡片等手作體驗,公眾可以現場親手制作,把美好帶回家。很多伙伴在這里會面,還有不少路人第一次關注到微瀾圖書館,成為了我們的新朋友!
舊天堂書店外的林蔭大道涼風習習,陽光超好,氛圍熱烈;但下一刻,雨水也會突然襲來,大家立刻的共同托舉,沒有讓新的聯結的發生因雨而停下來。
![]()
△ 深圳市集現場圖片集錦
8月28-30日,在北京海淀區「融」易循環三兔二手市集,微瀾伙伴帶著自己的舊物,參與了一次新的嘗試。
9月7日,北京三知總干事魏佳羽發起了,為微瀾圖書館籌款。
觀影|《風起前的蒲公英》
微瀾
7月,在林蘭和李若詩等伙伴的發起和組織下,微瀾成都和深圳都成功進行了紀錄片《風起前的蒲公英》點映。許多新老伙伴有機會在一起觀影和交流。影片在愛奇藝上線,各地錯過的伙伴可以線上觀看。
組織了《風起前的蒲公英》深圳專場放映,現場來了60人左右,導演到現場互動。大家都很認真觀影并熱切和導演互動交流,很寶貴的機會、很值得的紀錄片、很了不起的一天。 李若詩 工作日記
![]()
△ 《風起前的蒲公英》成都、深圳專場放映現場。
![]()
微瀾故事
2025/07~09
![]()
![]()
![]()
![]()
鑄造兒童安全感
微瀾
![]()
mm總說:「阿姨,你給我讀書。」 「好啊」,我選了《公主小姐》。 讀書的時候,我問她能不能錄音。她立馬跑到門口,去感受風了:「真涼快啊,我不聽我不聽。」 …… 因為家中沒有其他人協助,她確實缺少了那份獨有的照顧。后來,我對坐在地上的mm說:「即使我不專門講給你聽,要錄下來,你也可以聽;別人講故事也是,只要你喜歡,都可以聽。」 小姑娘沒回應我最后那句話。我換了種方式問法:「阿姨講的話聽到了嗎?」她告訴我:「聽到了。」 鑄造兒童的安全感,除了陪伴和給予,也要(努力)讓孩子們理解現實的局限。 有些事情,并不是因為「你不值得」,而是感到TA人的不易。 廖細雄廊坊1館服務記錄
開館就是最大的意義
微瀾
![]()
我們先給1館開了館,再來給2館開館。 發現相比1館,2館的學生基本沒啥變化,轉學走的和新來的都很少。 在2館,下課鈴一響,進來的幾乎都是熟面孔,還有不少主動和我打招呼的。不少同學直接席地而坐,沉浸式看書,我也被他們感染,連著看了兩三本。 今天恰巧都是老館員值班,我們對館內借書區、還書區、補辦換卡區做了一些調整,再優化了流程,對后續物資和圖書的采購,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越來越感受到,開館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只要大門敞開,讓同學們進來,那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黃穎深圳2館值班日志
很多書都被好好讀過
微瀾
![]()
作為館東,曾規劃過許多「下一次」和「有機會」。沒想到第一次到39館,也成了最后一次。 我開玩笑說:「以后我就是沒有館的野館東了。」 莉娟說,很多館東反饋撤館、換館后月捐轉移很麻煩,微瀾也在探索由新館直接承接舊館月捐的方式。 我們比大家晚到半小時,參與了部分圖書打捆工作。隨后把捆好的圖書和書架搬到門口,再接力轉運到物流車后備廂。一個小讀者在旁邊看著,見證了我們搬離的全程,對圖書館很是不舍。 告別空空的39館后,我們繼續前往43館搬書架(第一次打卡43館)。特別欣慰的是,在整理圖書時,發現許多書都有明顯的翻閱痕跡——它們都被認真地讀過。 北京39館館東馬榕 參與整備服務記錄
一點補充,北京39館的月捐伙伴轉為支持南陽1館,這次,我們沒有因為撤館突然的中斷伙伴的月捐。
![]()
微通社選摘志愿者服務記錄,可見:
也歡迎登錄微瀾社區服務區可以查看全部志愿者服務日志。
微瀾社區地址:https://park.sanzhi.org.cn/
![]()
值得一看
2025/07~09
![]()
![]()
![]()
![]()
@請叫我北京三知
一方面深深的無力,一方面又從破碎中看到哪怕微小的希望,因為還有音樂。 …… 從微瀾來講,通過圖書館,不管我們能支持多少,大家都在努力的行動;作為一個議題倡導者和作為日常在孩子們身邊的微瀾志愿者,很難不代入當事者的角色,也深深知道,在蒲公英中學的背后,還有千千萬萬的流動人口家庭和子女,不管是家庭還是孩子,都需要更多來自社會的關注和支持。 無論何時放聲歌唱,公眾號:請叫我北京三知
@微瀾圖書館
服務號
微瀾服務的過程中也有過困惑。比如她說起當有孩子說自己被家長打時的無力感;說起因為審查等不得不下架好書時,語氣里的無奈。 我曾疑惑,這些“無力”會不會消磨熱情?寫稿時才慢慢明白,原來支撐她的,從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執念,而是“能做一點是一點”的韌性。微瀾的珍貴,恰恰就藏在這些平凡里。 ……這些事太小太日常了了,小到像她名字里的“暖”字,只是一點微光,但這些微光卻在照亮流動兒童童年里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微瀾志愿者給與孩子們的服務從不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相互照亮。最后想說,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相互照亮,沒有英雄,是一個一個愿意把時間裁成微光的普通人。 李諾佳,公眾號:微瀾圖書館
@微瀾圖書館
8月23日是微瀾陽江1館合作友義書房的三周年紀念日,微瀾圖書館視頻號發布了書房的三位共建者——書房發起人和館長鐘佩君、發起人和書攤負責人岑佩玲,讀者家長以及繪本故事主講人鄧老師的采訪視頻。她們分享了自己與圖書館相關的生命經驗,以及她們怎樣理解教育、理解公益以及如何在實踐中去支持需要的孩子以及為此的種種努力。
@讀庫 和 @讀庫老六
圖書
從“鄉村讀庫”到“少年讀庫”,讓我這幾天回溯在記憶的河流中。 我翻出了2008年11月9日在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書店,與柴靜老師的對談筆錄。那是讀庫的第三年,提到了讀庫種種,包括鄉村讀庫。 想想我自己的家鄉,老家的小孩們,中學畢業或者肄業之后,基本上都不看書了。他們除了出來打工,就是在家打麻將打老婆,閱讀的需要很低很低。說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們這個計劃能夠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可能只有一二十個孩子來要書,我們就滿足這一二十個。 我去年去浙江,和一幫朋友喝多了來聊……農村除了蓋房以外,家徒四壁,家具都是很簡陋的,我們能讓一個小孩床頭有一個小小的書架,他想要什么書就有,哪怕只有一頁他能看進去,這不就夠了嗎? 六格拉底,公眾號:讀庫老六
9月,讀庫和他們的小伙伴擬訂推出一個「公益閱讀包」計劃,很多伙伴推薦聯合@微瀾圖書館,經過與讀庫老師的接洽,微瀾圖書館獲得了讀庫第一期3種共242份的公益閱讀包捐贈。
@局部氣候調查組
自媒體
![]()
9月9日,局部氣候調查組發布題為長文,以輕松有趣的方式對文明存儲的方式和圖書館進行科普,在這篇推文的末尾點擊“重建文明”,局部向讀者介紹了微瀾圖書館。
@滿滿的小書 和她的朋友們
童書發燒友
9月,“滿滿的小書”主理人胡楊老師,到訪微瀾北京3館了解微瀾圖書館,并通過自己捐贈體驗微瀾的二手書捐贈流程。當知曉微瀾南陽1、2館即將建立,但目前資金尚未到位后,通過“滿滿的小書”分享了微瀾的館藏并發出籌書倡導:,這次倡導有40位胡楊老師的讀者和出版社,為微瀾各館籌集圖書超過2000冊。
@雅君 起 打卡的朋友們
app
我發現,在做這個打卡的過程中…我已經減少了不少躺在床上胡思亂想或是玩其實也不怎么好玩的…它幫我賺取了更多個清新明朗的早晨。 我在那些因為 而多出來的時間里,運動、寫作、思考,這也讓我更喜歡自己。 如果你想醒了就起,收獲更好的生活狀態,也歡迎加入我的這個打卡小組,讓我們一起感受擁有更多清晨時光所帶給生活的奇妙改變。 我也期待看到,你在打卡小組記錄里寫下起床后你做了什么。這種分享能讓我們彼此啟發,相互鼓勵。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推薦你加入我這兩個小組的理由是:我們可以一起快樂做公益,幫助需要的人。 只載 APP后,掃碼參加我這兩個打卡小組: 和 。 雅君Yaki,公眾號:雅君的好用分享
![]()
以上 為微瀾圖書館籌款活動截止到2025年12月31日。歡迎一起和雅君來打開,一起養成 和 習慣。
![]()
籌款匯報
2025/07~09
![]()
![]()
![]()
![]()
![]()
圖/吳莉娟統計提供
北京三知和微瀾圖書館
歡迎團體、個人各種形式的參與和支持。
感謝所有具名、不具名伙伴對北京三知和微瀾圖書館的長久陪伴與寶貴支持!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機構動態及絮絮叨叨的圖書館日常,歡迎您添加(小新,微信ID: xingongmin2007)為微信好友,也歡迎常來微瀾社區逛逛。
微瀾各館開放中,歡迎有時間參與線下服務的伙伴報名微瀾志愿者,線下相聚。
祝伙伴們冬日好!
季報編輯| 石家毓
季報排版| 王琳玉
季報校對| 吳麗麗
本季報轉自靈析郵件,有少量編輯。
更多聯系方式:
郵箱: xingongmin@xingongmin.org.cn
微信籌款相關聯系人(ID):
小新(ID:xingongmin2007),
小瀾(ID:weilanzhushou),
吳莉娟(ID:wulijuan0615),
吳麗麗(ID:WLily2177),
魏佳羽(ID:icingjade)
微信公眾號:@ 請叫我北京三知,@微瀾圖書館
豆瓣:@請叫我北京三知
新浪微博:@請叫我北京三知
嗶哩嗶哩:@請叫我北京三知
小紅書:@ 請叫我北京三知,@微瀾圖書館 和各地微瀾小紅書,@北京三知困難兒童救助服務中心
往期季報:
![]()
微博:@請叫我北京三知
豆瓣:@請叫我北京三知
微信:小新(xingongmin20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