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前副總向公司索賠42.87億元!
這是這兩天半導體圈最大的新聞了。
![]()
49歲的梁軍,曾任這家明星科技公司的副總經理兼CTO,如今卻甩出一紙起訴狀,要寒武紀賠償股權激勵損失近43億。
這是什么概念?寒武紀當日市值才5700億左右,梁軍這一個人要賠的金額直逼公司總市值的近十分之一,震驚所有行業觀察者。
1. 明星副總的“天價”索賠案,從什么開始的?
2017年7月底,寒武紀向梁軍發了《入職意向書》,里面明確約定了工資、股權激勵等內容。對,那個時候寒武紀還沒上市。2017年11月,梁軍正式入職,擔任CTO一職。此后,公司在2020年7月資本市場科創板敲鑼上市,市值水漲船高。
不過,梁軍沒想到,自己手里的“股權激勵”竟然也成了爭議的源頭
2022年2月10日,梁軍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理由是公司未履行此前入職約定,也沒按合同提供約定的勞動條件。更尷尬的是,他持有的寒武紀股票在2024年1月2日解禁,試圖減持,卻被公司拒絕配合。
明明當年眼巴巴盼著股權激勵兌現,結果現在成了賠錢的買賣?
梁軍心里估計是這個想法。
![]()
2. 這股權激勵值“近43億”?
關鍵是這“近43億”數字,來的不是空穴來風。
梁軍間接持有1152.32萬股寒武紀股票,按照2024年1月2日寒武紀股票的最高價372元/股計算,他“損失”的股權價值達42.87億元,這就是他索賠的金額基礎。
你想,一個員工持股的利益縮水成了天價賠償請求,看似合理,卻又顯得有點瘋狂
更重要的是,這些股權并非梁軍直接持有,而是通過公司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持有,整個持股流程和回購機制非常復雜——其中就埋下了一顆影響力巨大的“地雷”。
寒武紀方面反擊很快:梁軍其實并未直接持有股票,而是簽署了《持股計劃》,這個計劃里規定,如果員工在持股權益“不得處分”期間離職,就要按照協議進行回購。
說人話,你簽了合同,約定了如果提前離職要公司回購這些股份,買賣流程和價格都有明確規定
梁軍2022年離職的時候,正處于這個“不得處分”的冷靜期,按約公司有權回購,而梁軍拒絕配合辦理回購手續。
![]()
寒武紀已經啟動了回購流程,且對方股權激勵相關主體已經起訴梁軍,要求配合回購,法院也已經開庭審理中。換句話說,這是一場“股權債務糾紛”——
你說這事攤到誰頭上誰都會氣。
3. 梁軍為何選擇“訴訟索賠”?
其實,這并不是梁軍第一次為股權激勵爭斗。
此前,他已經針對持股計劃中的仲裁條款和合伙協議,向法院和仲裁機構提起過兩起訴訟,結果都以敗訴告終。
法院審理認定梁軍簽字有效,且他的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此案中,法院的判決為:
- 梁軍簽署的文件約定有效
- 條款中的限制和回購規定必須遵守
- 股權激勵條款可以變更,但必須雙方合意
意思就是:梁軍當時簽的各種合同文件,就是“死命令”,想翻盤幾乎不可能
寒武紀宣布這次訴訟案件后,股價當天收于1375元,估值高達5798億元,數據讓人震驚,但也反映了公司整體業績還不錯。
對梁軍而言,原始的薪資合同與股權激勵條款在時間和效力上,已經被后續簽署的持股計劃文件所覆蓋。
![]()
說白了,你答應的規則就是這樣,離職了還想翻盤,就得打官司。
而訴狀中梁軍聲稱公司未給予合同約定的勞務保障,也拒絕配合減持申請。
這場賠償之戰,不僅僅是錢,更是關于“責任”和“承諾”的爭議。
4. 員工激勵的法律邊界到底在哪兒?
這起近43億元的索賠案引發業界熱議。
股權激勵本是科技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條款之間的灰色地帶,讓這筆“待遇”變成了雷區。
在員工持股平臺運作下,如何平衡公司利益和員工權益,完全遵守合規流程?梁軍案顯然給出了一個“反面教材”:
- 離職時間與股權處分期不符,賠償成難題。
- 員工持股平臺合同細節復雜,普通員工難以完全理解。
- 股權回購的價格和條件,時常造成紛爭。
寒武紀這場官司,有可能成為業內警示——誰都別以為拿股權就是“坐享其成”,合同里的“陷阱”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
5. 結語:這不是個簡單的員工離職案
說到底,梁軍的起訴揭露了企業股權激勵背后風險的冰山一角。
幾千萬的年薪之外,數十億的股權激勵拼圖,牽涉到合同細節、員工與公司關系、職場承諾與法律邊界。
有時候,你以為握緊財富的拳頭,可能正是夾緊自身的喉嚨。
寒武紀的這場官司注定成為行業案例,折射出高速成長科技企業如何應對復雜人事與股權紀律的痛點。對員工來說,簽字前得三思;對企業而言,股權激勵的設計必須合規與透明。
未來,這場高達近43億索賠案的最終判決,將書寫一條重要標尺,告訴所有創業者和職場人:
“站在利益的風口浪尖,別輕易忘了合同上的每一個字。”
誰輸誰贏,目前還不好說。但有一點肯定——這巨額“賠償風波”遠沒有結束,寒武紀與前副總的博弈故事,才剛剛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