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當地媒體報道,比利時檢方已對前歐盟司法專員迪迪埃·雷恩德斯提起洗錢指控。這位資深官員曾領導歐盟凍結俄羅斯國有資產的行動,他被控通過個人銀行賬戶和彩票獎金轉移數十萬歐元。
這場橫跨十年的財務疑云,不僅讓歐盟制裁體系蒙羞,更給本就分裂的對烏援助議題再添變數。
雷恩德斯的履歷堪稱歐洲政壇“資深玩家”:1999至2011年任比利時財政部長,2019年轉任外交部長,后在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中執掌司法事務。
烏克蘭沖突升級后,他核心職責之一便是監督俄羅斯制裁執行與資產凍結協調,是歐盟對俄強硬路線的關鍵推動者。
如今這位“制裁操盤手”卻淪為調查對象。
案件核心指向近100萬歐元的資金來源:調查人員指控,過去十年間,雷恩德斯通過個人銀行賬戶洗錢70萬歐元,還以“購買彩票中獎”為名轉移20萬歐元洗白資金。
去年,其房產遭突擊搜查,近日比利時法官奧利維爾正式提起訴訟,認定存在“嚴重犯罪跡象”。
雷恩德斯的退休法官妻子已接受訊問但未被起訴,他本人否認所有指控,目前處于保釋狀態。
此案曝光正值歐盟內部矛盾激化的敏感時刻。歐盟凍結了約30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其中大部分存于布魯塞爾的歐洲清算銀行,如何利用這筆資金援助烏克蘭成爭議焦點。
![]()
然而比利時始終強硬抵制:首相德韋弗明確拒絕扣押資產,警告此舉會動搖國際社會對歐元區的信任,引發資金外逃與系統性風險。
根據比利時法律,起訴前部長需經議會批準,而洗錢罪最高可判五年監禁,足見案件的司法分量。
俄羅斯方面早已表態反擊。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多次警告,挪用資產將“反噬”西方;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更放話將采取對等措施。
事實上,國際法明確禁止沒收主權資產,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多個成員國均反對突破這一底線,導致歐盟援助方案遲遲無法落地。
雷恩德斯案無疑給歐盟出了難題:一邊是高調推進對俄制裁,一邊是“制裁負責人”涉嫌經濟犯罪,難免讓外界質疑制裁執行的公正性。
更諷刺的是,雷恩德斯曾負責監管資產凍結合規性,如今自身陷入財務丑聞,令歐盟制裁體系的公信力遭受重創。
這場風波已超越個體司法案件。它不僅暴露了歐洲政壇的廉潔隱患,更折射出歐盟在對俄政策上的深層分裂。
當內部對資產使用存在根本分歧,又遭遇核心執行者的信譽危機,歐盟對烏援助與對俄制裁的雙重目標,恐怕將在爭議中更難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