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泌尿外科在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療領域再攀新高——張智宇副主任醫師、趙誼寧主治醫師領銜團隊,成功開展骶神經調控、環形尿道憩室切除、雙鏡聯合尿道修復等多項高難度手術。團隊憑借精湛醫術破解患者多年“難言之痛”,以貼心服務贏得信賴,科室接連收到患者贈送的多面錦旗。
精準施策,骶神經調控解除十年“尿便雙困擾”
“終于不用再掛著尿管,也能正常排便了!”術后恢復良好的劉女士,難掩對張智宇團隊的感激。十年前,劉女士因糖尿病引發神經源性膀胱,長期依賴尿管或間歇性導尿排尿,還伴隨嚴重便秘,生活質量一落千丈。更危急的是,檢查顯示其雙側腎臟、輸尿管已因排尿不暢出現嚴重積水,若不及時干預,恐進展為尿毒癥。
張智宇團隊全面評估病情后,決定采用骶神經調控術為患者解困。在王輝副主任醫師指導下,手術團隊憑借嫻熟技術完成電極精準植入,術中多點位應答效果顯著。術后,劉女士排尿、排便功能同步改善,不僅擺脫了輔助器械依賴,更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
張智宇為患者進行骶神經調控術
![]()
王輝(中)進行技術指導
多學科協作,攻克“高危”環形尿道憩室
千里之外的黑龍江患者蓋女士,多年被排尿困難與反復尿路感染折磨,輾轉多家醫院均未根治。經煙臺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婦科劉春艷副主任醫師診斷,其病因指向罕見的環形尿道憩室,隨即轉診至泌尿外科張智宇團隊。
環形尿道憩室手術難度極高,憩室環繞尿道,術中稍有不慎便可能損傷尿道及周邊臟器,且術后復發率居高不下。張智宇團隊聯合婦科劉春艷啟動多學科診療模式,經過充分術前準備,成功完整切除憩室。術后蓋女士恢復順利,困擾多年的排尿難題與感染風險徹底解除,特地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
泌尿外科及婦科多學科聯合手術
雙鏡聯合,為“絕望”患者打通排尿通道
來自江蘇的錢先生,因十年前外傷導致尿道狹窄,每次排尿需耗時十幾分鐘,苦不堪言。他曾輾轉多地求醫,甚至被建議前往上海頂尖醫院,但因家庭拮據且忌憚手術高失敗率,一度放棄治療。
抱著最后一絲希望,錢先生找到張智宇醫生。檢查發現,其前尿道因既往暴力操作已嚴重受損,腔內布滿蜂窩狀假道,正常尿道黏膜完全無法識別。術中與家屬溝通病情時,家屬難掩失望與落淚。“不能讓患者帶著遺憾回去!”張智宇與趙誼寧醫師秉持醫者責任,決定嘗試雙鏡聯合尿道會師技術——通過尿道、膀胱雙通道精準定位,最終成功找到正常尿道通路,完成損傷小、效果好的擴張治療。術后,錢先生排尿恢復通暢,家屬激動落淚,反復道謝。
創新療法,終結退休干部“盆底劇痛”
退休干部鄒女士,多年受不明原因盆底疼痛困擾,嚴重時無法正常坐立,甚至引發焦慮癥,日夜難安。張智宇團隊詳細問診、完善檢查后,確診其為間質性膀胱炎,隨即制定“膀胱水擴張+透明質酸鈉局部灌注”的個性化治療方案。
手術順利完成后,鄒女士的疼痛迅速緩解。張智宇醫生還耐心講解術后康復要點,鼓勵她重拾生活信心。如今,鄒女士臉上終于重現久違的笑容,直言“是煙臺毓璜頂醫院的醫生給了我新的生活”。
![]()
張智宇及崔玉朋開展輸尿管支架永久置入術
進修歸來添新力,尿控專科守護區域健康
這些高難度手術的成功開展,離不開團隊對技術的精益求精。2025年6月至9月,張智宇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進修,師從沈宏教授、羅德毅教授專攻盆底尿控專業,系統掌握前沿診療技術。回院后,他迅速牽頭開設泌尿外科尿控門診,推動骶神經調控、復雜尿道修復等新技術新項目落地,不僅完善了科室亞專業布局,更讓煙威地區及周邊的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盆底痛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級水平的診療服務。
“治療好、服務好,在這里看病特別安心”,這是患者口中最常聽到的評價;一面面鮮紅的錦旗,更是對煙臺毓璜頂醫院泌尿外科專業水平與人文關懷的最好見證。
![]()
![]()
泌尿外科醫護團隊收到多名患者送來感謝錦旗
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