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11月4日,商務部創新打造的“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品牌系列活動在上海啟動,再次向世界發出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的邀請函。
圍繞“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商務部將舉辦包括年度主題國全面對接、區域特色對接、行業專題對接、國際精品推廣周等在內的十大主題活動。“這是中國與世界共享大市場機遇,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的創新之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舉辦“出口中國”系列活動,就是要進一步擴大高水平開放,積極回應貿易伙伴的訴求關切,以實際行動增強各方的獲得感。
接下來,商務部將每年遴選5到6個年度主題國進行廣泛賦能,打造主題展覽、開展專題對接、實施定向采購,便利主題國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還計劃每年舉辦超過100場進口促進活動,為全球賣家和中國買家提供更多交流平臺;充分發揮進博會、服貿會、數貿會以及各雙邊機制性展會等平臺作用,提供更多優質展位資源,持續做大朋友圈,讓中國機遇惠及全球,多維搭建對接渠道,讓更多商品進得來;還將精心打造消費場景,讓優質商品賣得好,并總結評估成果成效,推動“展品變商品”,讓“出口中國”走得遠。
“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了全球貿易,進博會就是全面踐行開放理念的平臺,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市場動向的絕佳機會,可以觀察競爭者在做什么,還由此與消費者保持緊密聯系。”啟動儀式上,卡赫投資(中國)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柯瑞霖表示。
艾可愛爾全球首席執行官弗蘭克·克利斯提·哈姆表示,“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升人員往來便利化水平,很好地對沖了當今世界經濟面對的不確定性。”他認為,中國在變得更有競爭力的同時堅持了開放合作,這難能可貴。
“中國的開放不只體現在進博會這一個展會上,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中國正在邀請全球了解它的市場,并為一些出口遇阻的國家提供更多選擇。”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國別項目司司長埃斯西龐·奧利維拉—戈麥斯表示。
波士頓科學大中華區總裁張珺認為,中國連年舉辦的進博會,早已超越簡單的展覽交易范疇,從最初的匯世界、買全球、共享中國機遇,蝶變為惠世界、賣全球、促進全球合作的關鍵平臺。這一進程的背后,是中國持續深化制度型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釋放的強勁吸引力。
眾多跨國企業和國際機構表示,中國創新舉辦“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系列活動,是一封邀請函,誠意邀請全世界共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是一條新渠道,讓各國優質產品的生產商直面中國市場的消費者;還是一個推進器,為世界多個行業企業發展添動力增活力;更是一個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共享機遇的積極信號,體現出維護全球經貿秩序、助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中國行動和中國擔當。
來源:經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