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戰(zhàn)訓柯》講了一個火災案例,在這起火災中,兩名消防員犯了個錯誤,后果是非常嚴重的,他們倆殉職,另有1名群眾遇難。
這讓我想起了上海某高層住宅樓火災的滅火救援中,也有兩名消防員犧牲,過程和這次火災是差不多的。
靠山屯用通俗的話來簡單地介紹一下這起火災的情況吧:
![]()
這火災發(fā)生在2005年2月2日,英格蘭赫特福德郡斯蒂夫尼奇鎮(zhèn),一棟名為“哈羅苑”的18層住宅,這棟住宅的14層某戶起火了。
消防隊長帶領兩名消防員到了14層,因為這層樓的消火栓被鐵鏈鎖住了,消防隊長就想找人拿工具打開這個鎖鏈,他安排了一下,說你們倆別動啊,等我回來,然后隊長就走了。
兩名消防員在門口站了一會,他們聽到屋內(nèi)有人員呼救。那這種情況是不能等了,他倆就把戶門給撬開了,然后進去搜救。
這時候屋子里煙氣很大,并且有一個窗戶破了。這其實就形成了一個空氣對流,如果只是破一個窗戶,戶內(nèi)的煙氣和熱量不容易形成流動,門一打開,相當于建立了流動路徑,這在我們國家通俗地說就是形成了穿堂風。
所以這門一開,原來戶內(nèi)的缺氧燃燒,馬上就供上氧氣了,燃燒速度明顯加快,并且有了極好的流動性。
兩名消防員這個時候已經(jīng)搜救出了一個人,有一名消防員把這名群眾轉移到戶門外的走廊上,這名群眾說,家里還有一人被困。
正說著呢,這時候出大事了。室內(nèi)的火和煙快速地穿過戶門,撲向了走廊。然后在走廊里的消防員和這名群眾不幸遇難,消防員雖然穿戴了空呼,但是仍然抵擋不住這樣的高溫。
下面這張圖片,就是火災之后走廊的照片。
![]()
還在戶內(nèi)臥室搜救的另一名消防員也受到了高溫的威脅,他的空呼面罩都被烤碎了,最終在臥室殉職。
所以,一扇門事關生死。把門打開,形成空氣對流,加速燃燒,導致人員死亡,這慘痛的教訓使英國總結出了四條:
●門控鐵律。強制實行“一人一門”制度,明確門控責任人。必須采用“小開門技術”(僅10厘米縫隙),并用水霧冷卻煙氣,從源頭上杜絕通風后引起火勢增大的情況發(fā)生。
(屯哥的解釋:就是說,消防員可以進戶內(nèi)搜救,但是得在門邊有個人控制著這個門,就是門控,消防員進去搜救了,你這個門得關上,或者只打開10厘米,這個縫隙能通過一條水帶,這樣就不容易形成穿堂風)
●水帶先行。嚴禁攜帶未充水的水帶進入火場。必須提前在著火層下一層完成水帶鋪設并加壓,確保“水隨人走”,形成生命的冷卻屏障。
(屯哥的解釋:這條容易理解,就是內(nèi)攻時必須有水)
●通訊保障。為高層火場配備雙頻對講機,并在樓梯間設置信號中繼器,確保指令在極端環(huán)境下依然暢通。
●全面?zhèn)刹臁R笾笓]員必須開展360度環(huán)繞偵察,評估風向與建筑開口,預判火勢“流動路徑”,從決策開端規(guī)避風險。
(屯哥的解釋:除了正面,你還要看到其他面,比如窗戶是碎的,要考慮火場內(nèi)的燃燒變化趨勢)。
再回想一下,我們上海某個高層住宅樓的火災情況。
當時也是幾個消防員到了戶門外,然后把戶門打開了,煙和火瞬間沖出來了(戶內(nèi)有窗戶破碎,形成穿堂風),最后把兩名消防員逼到走廊的窗戶這里,墜樓犧牲。
所以,很多錯誤和教訓都是相似的,發(fā)生在英國的20年前的這起火災,仍然值得我們在滅火救援中學習和汲取教訓,讓消防員能夠安全回家。
最后,推薦一下《戰(zhàn)訓柯》微信公眾號,這個公眾號所寫的內(nèi)容幾乎全是戰(zhàn)訓知識,消防員傷亡案例,歡迎關注。
學習資料
![]()
靠山屯閑話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
未來不迎,縱情向前。
屯主微信號:ifire-ta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