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診那天,我老伴哭得撕心裂肺,整整哭了三天。”72歲的李昆嶺老人坐在自家小院里,平靜地回憶著12年前的那個冬天。
![]()
這位來自河南平頂山的老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清瘦些,但眼神里透著的精氣神,讓人完全想不到他曾經是個連水都咽不下去的癌癥患者。
【拖延4年的吞咽困難】
其實早在2009年,李先生就感覺吃飯時吞咽不順。“那會兒總覺得是喉嚨老毛病,忍忍就過去了。”這一忍,就是四年。
直到2013年12月,情況急轉直下。“突然連口水都咽不下去了,喉嚨像被什么東西堵住了。”在家人催促下,他到當地醫院做了全面檢查,結果令人震驚:食管-胃癌。
【手術后的艱難時光】
2013年12月19日,河南省腫瘤醫院的手術室里,醫生切除了李先生部分食管和胃。術后病理顯示:潰瘍型中-高分化鱗癌。
![]()
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按照常規治療流程,醫生建議化療。沒想到,這個建議讓李先生吃盡了苦頭。
“只化療了一個星期,整個人就跟丟了半條命似的。”惡心、嘔吐不止,連說句話都含糊不清。“別人要趴在我嘴邊,才能聽清我在說什么。”
家人見他這樣,實在不忍心,便接他回家休養。可回家后情況更糟——整整十多天,他躺在床上動彈不得,連坐起來都要人攙扶。稀飯喝下去就吐,還不停地吐黏液。
“那時候覺得,自己和死人就差一口氣了。”李先生說,那個春節,全家人都沒過好。
【轉機出現在大年初六】
看著丈夫一天天衰弱,老伴揣著所有檢查報告,獨自趕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接待她的是袁希福院長——國家非遺保護項目“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的第八代傳承人。
![]()
了解情況后,袁院長說了一句讓老伴至今難忘的話:“我先開3天藥,有效再來,沒效果就別白花錢了。”
就是這3天的藥,帶來了轉機。
“喝完第三天,我突然能自己慢慢起身去廁所了,還能喝下一碗雞蛋湯。”李先生說起這個變化,依然充滿感慨。
【重返生活的旅程】
2014年3月26日,服藥一個多月后,李先生獨自一人前往鄭州復診。此時的他面色紅潤,說話中氣十足。“感覺比之前強了一百倍!都能吃饅頭了。”
更讓人驚喜的是,到2014年6月,他的身體基本恢復,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同事們都不敢相信,說我之前病成那樣,現在居然能回來上班。”
雖然手術帶來的后遺癥偶爾還會困擾他——比如燒心、反酸,但這些小問題已經不影響正常生活。從2015年開始,按照袁希福院長的建議,他每年春秋兩季鞏固用藥,花費不多,身體一直保持穩定。
![]()
【賣花老漢的新生】
如今在李先生家附近的花市,經常能看到他騎著三輪車忙碌的身影。各色鮮花在車上搖曳生姿,吸引著過往路人。
“別人都看不出我是個病人。”他一邊整理著車上的鮮花,一邊笑著說。這些花是他專門從黃河邊批發來的,每天擺攤既活動了身體,又能賺些生活費。
從臥床不起到賣花營生,12年抗癌路,李昆嶺老人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面對最艱難的時刻,也不要放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