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裴龍翔)重陽節當天,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通報涉老民事審判情況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民事典型案例,對養老愛老護老的社會熱點進行回應。
據悉,從該院案件類型分布來看,民間借貸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位列前三。案件結構的變化清晰表明,老年群體已從傳統的“生活保障型”需求逐步向“社會參與型”需求拓展,深度融入投資、消費、就業等多元社會經濟活動。
一起典型案例中,周某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周甲、周乙為共同監護人。周乙未配合補辦周某身份證、工資卡等,未探望入住養老院的周某,亦未墊付費用。周甲訴請撤銷周乙監護資格,法院經審理認定周乙怠于履行監護職責且損害被監護人利益,判決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彰顯司法守護“老有所養”的核心作用。在“老年消費者地板質量維權”案例中,法院關注老年消費者認知弱勢,明確商家對老年消費者負有更高解釋、提示和審慎檢查義務,鼓勵老年人依法維權,推動營造老年友好消費環境。
老年人普遍面臨舉證能力弱、不會用智能設備等問題。面對社會公眾的期待,閔行區人民法院表示,將繼續推動“法院+”多方聯動解紛機制制度化,重點落實“三對接、三聯動”:即多元解紛團隊、派出法庭與街鎮綜治中心對接,實現資源共享;法院與社會化調解機構、民政部門、社區組織聯動,推動涉老糾紛“一站式化解”,切實降低案件流轉成本,提升糾紛實質化解效果。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