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馬康翔 段騰飛
"同樣是雞蛋,為什么有的按斤賣合五毛多一個,有的卻按個賣到好幾塊錢?"近日,駐馬店市民張阿姨在超市購物時發出這樣的疑問。記者走訪本地農貿市場和商超發現,雞蛋價格的差異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
![]()
從雞蛋來源看,價格在五毛左右的通常是規模化養殖場批量生產的普通商品蛋,雞群以飼料喂養為主;而價格較高的特色蛋,如驛城區某生態農場的散養土雞蛋、確山縣的富硒雞蛋等,多來自林間散養雞群,以谷物、昆蟲為食。
在營養和口感方面,普通雞蛋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達標,能滿足日常需求;特色蛋因飼養方式不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略高,蛋黃更緊實,口感更香醇。不少市民反饋:"給孩子做輔食會選擇貴一點的土雞蛋,蛋黃顏色好看;平時炒菜就用普通雞蛋,實惠。"
銷售渠道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普通蛋常見于農貿市場、社區超市,因批量采購成本低;特色蛋多在精品超市或農場直供點銷售,加上包裝、運輸等環節,價格自然偏高。商家提醒,消費者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無需盲目追求高價雞蛋。(編輯 詹云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