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 老 白
首發:老白讀書
01/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就是想吐槽下前幾天結婚補貼的事情。
大概上周末吧,各大官媒齊刷刷地推文,說“多地發錢獎勵結婚”,說得煞有介事似的。
點進去一看吧,我笑了——所謂的補貼,也就區區的1000塊錢。
等我再讀下去不禁笑出聲來,害的被辦公室的小伙伴們圍觀:
就這區區的1000塊錢,都不是現金,而是消費券;
就這區區的1000塊錢消費券,甚至都不肯一次性給你,要分成8張、10張小券;
就這8張、10張小券,好不容易湊夠1000塊錢,還只是“500減125”,或者“2000減100”這樣的低折扣券。
![]()
![]()
要知道,這可是結婚吶;
要知道,這可是在浙江這種沿海發達地區吶;
10張9折券,要想享受完,對不起,請先掏20000元出來。
哈哈哈哈哈哈哈……容我再笑一會。
![]()
02/
這兩年經濟形勢不好,政府會時不時搞些補貼提振消費。
以我所在的湖北為例,這幾年幾乎每一年都會發幾次消費券,有商超券、美食券、旅游券活動,還有運動券、冰雪券啥的,反正變著法來。
幾次下來,趨勢非常明顯。
以最常見的商超和美食券為例:
只要一發消費券,基本上就有這哥兒倆,但只能二選一。
然后你就會發現,哥兒倆待遇大不相同——商超券秒沒,但美食券往往到活動結束都沒領完。
請問為什么?
道理很簡單。
不同于商超里大家所熟知的大路貨,餐飲的定價相對不透明,你也不知道所謂的“原價”到底是不是原價。
比如每年雙十一就有很多商家這么搞,活動開始前先搞一波“限時原價”,再來個雙十一折扣,結果折扣完比平時都貴!
參加餐飲消費券的套餐也是這樣,絕大多數都是為消費券單獨定制的套餐。
那結果就是你使用消費券后的折扣水平跟平時團購相差無幾,甚至更貴。
這就是把消費者當傻子了。
![]()
反觀商超券就不是這個情況。
所有超市里的商品都參加活動,超市不會因為活動就給商品來一波臨時漲價——否則沒有券的大多數不得把你超市給掀了。
貨真價實,人民群眾真真實實地拿到了實惠,政府的補貼真真實實地進入了當地群眾的腰包。
可謂是雙贏。
我們比較這兩類券會發現:
雖然政府的目的是提振消費,惠及買賣雙方,但結果卻完全變形了。
商超券確實使消費者得到了實惠,也提振了商家的營業額,所以異常火爆;
餐飲券的補貼則基本全都進了商家的腰包,消費者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實惠,因此最終得到的是冷遇。
從這個角度說,浙江的這波補貼就很失敗。
因為他們限定了品類;
并且由于是消費券,必須商家報名參加才行,變相的也限制了使用商家的范圍。
因此可以預見到, 最終這批補貼肯定會進商家的腰包,無法真正惠及新人們。
但這還不是主要問題。
![]()
03/
主要問題是折扣力度。
有過生活經歷的朋友都知道,商家經常推出打折活動的。
或者說,很多商家在給商品定價時本來就預留有砍價空間,當遇到置辦結婚用品這種一攬子大單時,買家很容易拿到比較優惠的折扣。
那政府給的這個2000-100的95折券有何意義?
屁用沒有。
但這也不能全怪政府,說不定他們也是有心無力。
還是以我們湖北的消費券為例,前幾年出過補貼1/4,甚至1/3的消費券,但今年就只補貼1/5。
補貼力度越來越小,說明政府真的沒錢了。
今年用國補買過東西的讀者肯定也發現了,國補也在瞧瞧退場。
這次浙江這波95折的消費券似乎也在證明,富庶的沿海地區的財政也不輕松。
本是為了促進結婚率的好事,但有心無力,雷聲大雨點小,那也可以理解。
這兩周在寫日本失去的十年相關內容,聯想到這幾年國內經濟如此之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只有且走且看了。
全文完,歡迎 在留言區寫下您的看法 ,謝謝閱讀!
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