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中方反制,但更怕美國不滿,以軍悄悄對華下手,影響中國一行業。
![]()
據觀察者網消息,以色列國防軍已正式下令全面替換軍官使用的中國汽車。此次替換分階段推進,優先替換接觸敏感信息的軍官用車,該計劃預計到2026年第一季度末要覆蓋所有軍官,涉及約700輛中國品牌的汽車。
并且,以色列1萬輛公務車的租賃招標中,明確要求剔除中國品牌,轉而選用捷克斯柯達、起亞等品牌的汽車。
有意思的是,以軍敢做這件事卻不敢承擔做這件事的后果。他們特別要求租賃公司對以軍的這一做法嚴格保密,避免引起中方的不滿。
以色列的決策是自相矛盾的。
![]()
首先體現在所謂的“安全炒作”與“實際使用”嚴重脫節上。以軍聲稱中國品牌的智能汽車可能通過攝像頭、麥克風自主收集敏感數據,或存在被黑客入侵監控的隱患。
但他們又曾表示,他們已經對中國汽車搭載的多媒體系統實施“凈化”,使其無法向外傳輸信息,因此“沒有證據表明中國車存在主動收集數據的行為”。
其次體現在其“選擇性執法層面”,以軍一邊炒作中國汽車存在安全隱患,但在另一邊,被其視為核心敏感設
施的特拉維夫“基里亞”總部,至今仍在正常使用中國某品牌電動汽車,而且并未將其納入替換名單。
![]()
這種選擇性執行的禁令,明眼人根本不難看出,所謂的“安全擔憂”不過是政治的借口,其背后真正驅動以軍執行這一禁令的是“害怕盟友們的不滿”。
最后體現在其國內政策的相悖層面,以軍的這一決策完全背離了以色列既定的長期發展戰略。以色列曾經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綠色轉型目標,而中國電動汽車就是其轉型戰略的關鍵一環。
現在以軍特意選擇了油車來替換中國的混動或者電動車,這不僅讓政策與政策相違背,更有可能讓兩個政策都無法很好的實施下去。
不過以方害怕被中方反制的這一顧慮,也為以軍此次行動增添了不少妥協的色彩。中國電動汽車在以色列市場上的占比高達82%。
![]()
并且以色列的重卡清關流程優化和充電樁網絡布局等項目,都依賴于中國提供的支持,中方一旦對以色列實施制裁措施,將會給以色列本土的產業布局帶來嚴重影響。
因此以軍耍了個小聰明——要求各層面對這件事“嚴格保密”,這樣一來以色列就既能迎合美英等盟友的戰略,又能避免引起中方的注意從而被反制,簡直是一舉兩得。
色列的這種做法對于中國車企而言,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它告訴中國車企們,雖然這一小小的舉動暫時對中國汽車的海外布局起不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地緣政治沖突和國際利益或許將成為中國汽車出海的最大“攔路虎”。
但也不用過于擔心,隨著更多的中國車企在海外落地以及中國自身綜合實力的上漲,中國汽車在海外的利益將會得到切實的保障,中國汽車應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能力也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
此次以色列悄悄對華下手,雖然有外因的存在,但主要是其本身主動迎合。它既想通過替換中國汽車討好美英等國,以鞏固盟友關系,又想通過保密的方式來規避中方的反制。
這種缺乏自主判斷、被陣營利益左右同時又不愿放棄自身小利的做法,不僅無法讓其實現預期目標,反而還會讓以色列遭到中美雙方的共同質疑。
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說,此次事件雖是一次挑戰,但也為行業的發展找出了漏洞,中國車企的出海要做好數據安全的本地化服務,要依賴當地市場民眾們的信任,要符合當地市場的喜好,只有這樣中國汽車才能走德更遠,賣得更好,口碑更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