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縣圖書館多證通用惠及市民“刷一下社保卡,心儀的書就能帶回家,再也不用專門惦記帶讀者證了,這服務太貼心!”11月5日,民權縣圖書館內,市民張女士手持電子社保卡,剛借到《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臉上滿是欣喜。這一幕,正是該館便民服務升級的生動縮影——如今,二代/三代社保卡、身份證、電子社保卡與傳統借閱證實現“四證通用”,一張卡片便架起市民與書香世界的便捷橋梁。
曾幾何時,“忘帶借閱證”是不少讀者的困擾。“以前興沖沖來借書,沒帶證只能掃興而歸。”常帶孩子來圖書館的李先生坦言,傳統借閱模式的“專屬憑證”限制,曾讓閱讀熱情屢屢受挫。隨著圖書館系統升級改造完成,這樣的煩惱已成過去。
此次升級并非簡單功能疊加,而是從“專屬”到“兼容”的服務革新。據縣圖書館負責人介紹,改造后的系統在保留二代社保卡借閱功能基礎上,全面兼容四類證件:實體身份證、二代/三代社保卡、電子社保卡及傳統借閱證,讀者無需再糾結“是否帶證”,口袋里的社保卡、手機里的電子憑證,都能成為通往書海的“鑰匙”。
這份便捷,在自助借還區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學生王浩宇熟練地打開手機社保App,調出動態二維碼對準識別區,“滴”聲過后,將所借的書放在感應區,不到30秒便完成借閱。“現在和同學約著來借書,再也不用互相提醒‘別忘帶證’了!”他笑著說。
便捷同樣惠及新讀者。首次來圖書館的趙先生,在工作人員指引下用身份證“秒辦證”:插入身份證、核對信息、確認注冊,一分鐘便獲得借閱資格。“原以為要填一堆表格,沒想到這么快,服務真是跟上時代了!”趙先生的感慨,道出許多人的心聲。
針對不同群體使用習慣,圖書館還優化了操作細節:老年人熟悉的實體社保卡可直接感應,年輕人常用的電子社保卡支持掃碼,傳統借閱證也保留原有功能。這種“兼容并蓄”的設計,讓技術升級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社保卡能看病、領養老金,現在還能借書,真是‘一卡在手,生活不愁’!”拿著三代社保卡挑選圖書的周阿姨,忍不住向身邊人推薦這項新功能。作為市民生活“必備品”,社保卡在圖書館解鎖文化服務新內涵,讓公共文化與日常場景深度融合。
“數據顯示,系統升級后,圖書館日均進館量增長近六成,使用電子社保卡、身份證借閱的讀者占比超三成。”民權縣圖書館負責人說,“我們打破證件壁壘,全省社保卡都能在我館使用,就是想讓閱讀從‘特意準備’變成‘隨手可及’。”
來源:商丘日報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