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融媒11月6日訊(記者 鐘嘉琳 通訊員 苗純銘 攝影報道)11月3日,芝罘區(qū)東山街道邀請山東建筑大學中外師生一行來到虹口1920歷史文化街區(qū),感受建筑與海浪交織出的獨特韻律。
這片坐落于煙臺海岸線的文化街區(qū),前身是二十世紀初建成的21棟老洋房。通過“微更新”改造,這里從一度經(jīng)營困難的國營賓館變身為濱海一線的歷史文化地標。
漫步其間,師生們手持文創(chuàng)集章手冊,穿梭于修舊如舊的老洋房群落。雕花門廊與紅瓦坡屋頂在陽光下靜靜地訴說往事。海風輕拂的庭院里,藤蔓攀爬的墻面成為絕佳的取景框。國際青年們在虹口1920“蘋果屋”前品嘗現(xiàn)榨果汁,在復古地磚上駐足留影,感受著“出門即海,轉(zhuǎn)身即歷史”的獨特體驗。
這片街區(qū)不僅保留著建筑之美,更持續(xù)生長著文化活力。穿過“讀城”書房,師生們在老洋房里通過書籍與對話解讀城市記憶;漫步在彩虹會客廳,師生們感受著城市老城區(qū)從歷史走向未來的生動變革。這里不僅保留了煙臺獨特的城市記憶,更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感受著這座城市兼收并蓄的溫度與魅力。來自英國的伊恩·亨特感嘆:“這里沒有高樓,只有一排排迷人的老建筑。”
本次“罘鄰四海”中外友人實踐交流活動,中外師生親歷了芝罘區(qū)從城市更新到文旅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未來,芝罘區(qū)將不斷拓展國際交流的深度與廣度,通過更多常態(tài)化、多樣化的活動,為國際文化交流互鑒注入持久活力。
法律支持單位:山東助商律師事務(wù)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