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1月5日訊(記者 劉文瓊)醫者無信不立,醫業無信不興。為將誠信理念深度融入醫療行業,筑牢醫療服務信用根基,近日,由煙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辦,膠東在線網站、信用煙臺網站、煙臺市信用協會承辦的“煙臺有信 誠傳未來”煙臺市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煙臺海港醫院。醫院部分醫務工作者代表齊聚一堂,通過信用條例學習、知識競答、故事分享、誠信承諾等環節,讓“誠信行醫”成為職業共識,讓信用服務守護群眾健康,為“信用煙臺”建設注入醫療行業正能量。
![]()
![]()
活動現場氛圍莊重而熱烈,各環節緊扣醫療行業特色,層層遞進深化誠信認知。首個環節便直入主題,全體與會人員聚焦《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中公共信用信息、失信行為認定、信用激勵與懲戒等核心內容進行學習,同時主持人結合醫療場景解讀條例細則:“病歷書寫的真實準確、病情告知的坦誠透明、患者隱私的嚴格保護,都是醫療誠信的具體體現。”讓醫務工作者清晰知曉“誠信”在診療全流程的具體要求,為后續踐行誠信準則筑牢理論基礎。
![]()
![]()
隨后,誠信知識競答環節瞬間點燃現場熱烈氛圍!“醫院工作人員如實告知治療方案、費用明細,屬于哪類行為?”“保護患者隱私是醫院的職業道德與誠信義務嗎?”一道道貼合醫療工作實際的題目被先后拋出,現場在座醫師迅速起身作答,其中骨科醫生劉通反應敏捷,話音剛落便獲得主持人肯定,他笑著說:“題目都是日常工作會遇到的,答題過程也是一次誠信自查,在互動中進一步明確醫療誠信的底線要求。”
![]()
![]()
![]()
誠信故事分享環節則滿是溫情與擔當,兩位一線醫務工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行醫感悟。煙臺海港醫院普外一科主任李晶的故事彰顯著“坦誠溝通”的力量:“去年接診一位患者,手術風險較高,家屬一度猶豫不前。我沒有隱瞞風險,而是詳細講解治療方案、成功率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還拿出相似病例的恢復情況供參考。最終家屬選擇信任我們,手術也很成功。現在患者每次復查都會說‘就信你們醫院的醫生,實在!’”醫院護理部祁寧則分享了“拒收紅包、廉潔行醫”的經歷:“以前在臨床時接診一名需手術的患者,術前家屬悄悄塞來紅包求安心。我當即婉拒并解釋‘治病是職責,不收紅包才是對你們的負責’,但家屬仍不放心。為打消顧慮,我將紅包交給護士長,充入患者就醫賬戶抵扣治療費用。后來家屬查到明細時紅著眼眶感謝,這讓我明白,守住誠信底線,才能筑牢醫患信任的橋梁。”樸實的故事讓在場同行深受觸動,掌聲一次次在現場響起。
![]()
![]()
活動最后,醫務工作者代表王志平上臺宣讀《誠信服務承諾書》,“堅守醫療誠信,拒收紅包回扣;規范診療行為,保證醫療質量;保護患者隱私,真誠溝通交流……”鏗鏘有力的誓言,既是對患者的莊嚴承諾,也是醫務工作者的職業擔當。全體人員認真聆聽,紛紛表示定將守信承諾融入日常診療的每一個細節。
![]()
煙臺海港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工會主席隋曉杰表示:“醫療行業與群眾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誠信是醫院發展的生命線。此次活動為全院醫務工作者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有效強化了大家的誠信意識。未來醫院將把誠信建設融入日常管理,通過開展誠信培訓、完善信用考核機制等方式,讓誠信行醫成為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自覺行動,以更優質、更誠信的醫療服務回饋群眾信任。”
![]()
此次活動是煙臺市發改委深化“信用+”場景融合的重要舉措,通過深入把握不同行業的鮮明特色,精準定制信用宣傳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普及信用知識,推動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行業生態。未來,煙臺市發改委將繼續拓展“信用”在醫療領域的覆蓋范圍,大力推廣“信易醫”服務,讓信用良好的群眾享受預約優先、流程簡化等便利,讓誠信建設覆蓋更多民生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