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搞垮你腸道的
是這些日常習慣!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明明吃得不算多,卻常常腹脹、排便不規(guī)律;
一緊張就肚子疼,換個地方又便秘;
皮膚暗沉、冒痘,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
其實,問題很可能出在你的腸道。
![]()
別小看這段“彎彎繞繞”,它可不是單純的消化管道。腸道里分布著上億個神經(jīng)細胞,數(shù)量僅次于大腦,組成了強大的“腸神經(jīng)系統(tǒng)”,能自行判斷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自動調(diào)節(jié)消化液分泌和蠕動速度,幾乎不用大腦指揮。
![]()
更有趣的是,腸道和大腦之間還有一條“秘密熱線”——腦腸軸。
當你焦慮、緊張時,大腦會把信號傳給腸道,讓它“跟著情緒走”,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在考試、面試前突然想上廁所。反過來,腸道里的菌群也能影響情緒。它們會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快樂因子”,其中約九成的血清素都產(chǎn)自腸道,影響著大腦的健康和情緒。
所以,當腸道菌群失衡,不僅容易腹脹、便秘,還可能讓你情緒低落、腦子發(fā)懵。
然而,我們的一些“日常飲食習慣”,正悄悄在搞垮它。
![]()
長期熬夜 + 早上空腹咖啡
不少人覺得“一杯黑咖啡開啟元氣一天”,但如果你是空腹喝咖啡,腸道可能正苦不堪言。
![]()
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促進腸道蠕動,對空腹狀態(tài)下的腸黏膜是一種負擔。再加上熬夜導致腸道菌群紊亂、消化液分泌節(jié)律被打亂,久而久之,你會發(fā)現(xiàn):早晨腹痛、胃灼熱、反酸甚至腸易激綜合征的風險上升。
想喝咖啡,建議先吃點東西墊底,比如全麥面包或一小碗燕麥;晚上早點睡,別讓咖啡幫你硬撐到凌晨。
熱愛“無糖”卻過度依賴代糖
![]()
“無糖奶茶”“0卡可樂”給了許多人可以“放肆”的理由和借口。但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雖然不含熱量,卻可能擾亂腸道菌群。
某些代糖會改變有益菌比例、影響血糖調(diào)節(jié)能力,還可能引發(fā)腹脹或輕度腹瀉。
偶爾喝無妨,但別天天“無糖上癮”。真正的健康飲食是控制總糖攝入,而非用代糖無限替代。
愛吃高脂重口,蔬菜纖維攝入不足
![]()
火鍋、燒烤、炸雞、奶茶——油脂、鹽分和精制碳水齊聚,腸道細菌們幾乎“無糧可吃”。
膳食纖維是它們的能量來源,缺乏纖維意味著“好菌”餓死、“壞菌”繁殖。長時間會導致腸道蠕動變慢、排便不暢、體內(nèi)炎癥水平升高,甚至影響免疫力。
![]()
![]()
![]()
建議每天至少吃 500克蔬菜和1份全谷物。腸道真正喜歡的是綠葉菜、豆類、燕麥、糙米、蘋果、香蕉這類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
吃得太快、太晚
快節(jié)奏生活讓我們“狼吞虎咽”,還常常“夜宵續(xù)命”。但吃得太快,食物未經(jīng)充分咀嚼就進入胃腸,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而深夜進食,腸胃本應(yīng)休息,卻被迫“加班”,長期下去破壞消化節(jié)律。
所以,吃飯時要認真咀嚼,晚上9點后盡量不再進食,給腸胃留出休息時間。
![]()
亂用益生菌
“喝點益生菌養(yǎng)腸道”,常聽到這樣的建議,事實上,益生菌并非萬靈丹。不同菌株有不同功效,盲目喝不僅可能無效,還可能讓菌群更亂。例如,有些人腸易激、腹脹,其實不適合額外補菌。
![]()
想調(diào)理腸道,先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再考慮益生菌補充;選擇低糖或無糖發(fā)酵乳制品,并關(guān)注菌株種類和活性。腸道健康從來不是“喝點益生菌”那么簡單,而是每一頓飯、每一次作息、每一個細節(jié)的累積。
當你開始規(guī)律進食、少吃加工食品、睡得好、吃得慢——你會發(fā)現(xiàn),不僅肚子舒服了,皮膚變好了,情緒也變得穩(wěn)定了。
![]()
責編、排版:袁書航
圖源:攝圖網(wǎng)
審核:鄭瑩
終審:龍穎
來源:中華網(wǎng)、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