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長赫格塞斯最近的一番話,前后反差之大,連盟友都看不懂了。
10月下旬,他在東京見日本官員的時候,言辭激烈,擺出一副要聯合盟友“共同對付中國”的架勢。可才過了三天,他回到華盛頓,話鋒突然一變,說中美關系“非常好”,還主動提議恢復兩國的軍事熱線。
![]()
美國防長赫格塞斯
這變化來得太快,引得外界一頭霧水。
其實,五角大樓這番“變臉”,根本不是因為中美關系有了什么實質性的突破,而是特朗普政府在國內碰上了更大的難題。
特朗普事到如今才明白,最棘手的,不是外頭的對手,而是家里這攤子爛賬。
赫格塞斯“變臉”只是表象,背后藏著一肚子焦慮
10月底的東京,赫格塞斯在鏡頭前表現得毫不含糊,強調要和盟友一道“遏制中國影響”,那架勢像是美國已經下定決心要升級對華戰略。
可沒過幾天,他回到國內突然改口,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說中美關系達到了近年來的“良好狀態”,還表示美國愿意恢復中斷已久的軍事熱線溝通。這種前后落差太大,讓人懷疑到底哪一個才是美國真正的立場。
這番言論轉變,并不是因為中美之間突然達成了什么共識,而是五角大樓受到了國內現實的直接沖擊。
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早已捉襟見肘,政府部門面臨停擺,很多關鍵崗位已經無法正常運轉。
軍方也不能幸免,部分人員停薪,設備更新延誤,甚至連訓練計劃都被迫縮減。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對外搞對抗,無異于自斷后路。
![]()
政府部門面臨停擺,很多關鍵崗位已經無法正常運轉
特朗普雖然嘴上不認慫,但現實擺在眼前。他清楚,如果美國國內的財政和軍隊問題得不到緩解,任何外部戰略都是空中樓閣。
赫格塞斯的“轉身”,其實是不得不低頭的一種表現。這種表態不是軟弱,而是暫時放緩步伐,以便騰出手來處理國內一地雞毛的麻煩。
![]()
赫格塞斯的“轉身”,其實是不得不低頭的一種表現
特朗普被現實逼醒,民生問題壓過了“外部威脅”
如果說赫格塞斯的表態是一次戰術上的調整,那么特朗普最近的舉動,就是一次徹底的“認清形勢”。
美國政府這輪停擺已經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影響已經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食品補助被迫中斷,不少人靠著食品銀行維持溫飽。在一些大城市,排隊領食品的隊伍從清晨排到中午,有些人甚至帶著孩子一起等。
![]()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軍隊內部也傳出了不滿的聲音。士兵們訓練依舊,但家屬們卻開始抱怨日子越來越難過。有的人甚至公開表示,自己為國家效力,卻要靠社會救濟過活。
這種現象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而現在卻成了常態。
奧巴馬也出面發聲,批評政府無所作為,把國家推向無序邊緣。民主黨則趁機在國會發難,進一步卡住預算,試圖逼特朗普讓步。
在這種多重壓力下,特朗普不得不暫時收起對外的強硬姿態,轉而集中精力處理國內矛盾。
他心里清楚,這些問題再不解決,能不能把任期熬完都是個問題了。
選民的耐心正在被一點點消耗,政治對手也在不斷放大這些問題。在這種情勢下,“中國威脅”這個話題,已經無法轉移公眾對民生的關注了。
緩和是假象,美國一邊讓步一邊布局
雖然美國在某些政策上對中國做出了軟化動作,比如降低部分商品關稅,表現出希望緩解摩擦的意愿,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真的打算放下對抗的立場。
五角大樓同時在亞太地區增加部署,財政預算中也繼續為“印太戰略”撥款。這種一邊握手一邊備刀的做派,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美國政府還在積極推動與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資源合作,尤其是在稀土供應鏈方面,希望能在未來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雖然這種轉移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美國的意圖已經非常明確——在經濟層面緩和局勢,爭取時間和空間;在戰略層面繼續推進所謂的“去風險”布局,防止未來受制于人。
這種雙重操作并不矛盾,而是美國一貫的做法。他們懂得如何在搖擺中謀取利益,一邊對國內民眾說“我們在改善關系”,一邊對外界釋放“我們在主導局勢”的信號。
特朗普的政府更是把這套策略玩得爐火純青,一旦國內局勢緩解,很可能又會重拾強硬態度。
對中國來說,這種表面上的“緩和”不能當真。該硬的地方不能軟,該守的底線不能退。尤其是在技術、制造、供應鏈這些核心領域,必須繼續加快自主能力的建設。
![]()
五角大樓在亞太地區增加部署,財政預算中也繼續為“印太戰略”撥款
現在的“緩和”只是美國在走投無路時的一個緩沖動作,而不是路線的根本改變。
看清套路,穩住步伐,不被情緒帶節奏
赫格塞斯的表態變化、特朗普的政策回擺都指向了一個現實:美國對外政策的走向,越來越受國內因素牽動。
中美關系中的每一次波動,都不只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互動,背后還有美國內部的財政困境、政治斗爭和社會撕裂。當前的“緩和”絕非長久之計,更像是一次被動的調整。
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看清美國政策背后的真實動因,既不盲目樂觀,也不被情緒左右。這段時間也許會看到更多“友好”信號,但這些信號的持續性和真實性都值得警惕。
在全球競爭的大背景下,任何國家的話術都服務于自身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算盤。
中美之間的關系,短期內難以回到過去的狀態,但也不會輕易走向徹底對抗。全球化時代,兩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和產業協作已經深度交織,誰也離不開誰。
關鍵在于,中國要繼續扎實搞好自己的事,不被外部風聲牽著走。穩中求進,才是應對變局最可靠的底氣。
當前這場“變臉”,本質上是美國內部問題的一種延伸,是特朗普政府面對壓力的應激反應。這段時間內,中美關系可能會有一些微妙的緩和跡象,但中國必須清楚,真正的挑戰從未消失,真正的對手也從不是表面上的外交辭令,而是背后那一套又一套的戰略布局。看清現實,理性應對,才是贏得未來的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