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國元首會面時,特朗普曾提出了一個愿望:中國能不能幫忙阻止一下俄烏沖突?未曾想,會面的第二天,烏克蘭便傳出無人機工廠全面停擺的消息。究其根源,正是中國對無人機零件實施了出口管制,這一下,我們真的是用實際行動來勸和了。
![]()
俄烏沖突爆發后,國內不少無人機企業都賺了大錢,戰場之上,幾乎雙方手里的無人機,都貼著中國企業的標簽。但是,中國后來對沖突雙方都實施了無人機禁運,這種情況開始有所改變。
中國不賣東西之后,俄烏兩國都興建了自己的無人機工廠,宣稱要實現“自力更生”,但實際上,這些廠子都屬于“組裝車間”,都是靠中國的零件維持的。如今,中國斷供烏克蘭的無人機零件后,這些廠子瞬間原形畢露。
![]()
有人疑惑,螺旋槳、小馬達這類無人機的零件技術含量應該不高啊,為何烏克蘭對此束手無策呢?這只能說是西方“技術封鎖”惹的禍。過去,西方用專利牢籠鎖住了其他國家發展的同時,也導致自己相關生產線的技術迭代失效。
如今中國發展起來了,生產率超過了它們,西方的企業自然無法和中國競爭。慢慢地,有能力生產的企業倒閉了,如今烏克蘭想用了,才發現除了中國,根本沒有替代方能給他們合格的零件。
![]()
我們都知道,無人機在戰場上有關鍵性地位,然而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就是這種地位的核心,在于中國已經將無人機的生產成本,控制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水平。以往光纖制導技術,僅配備于10萬美元起步的導彈之上。
而現在,幾千塊人民幣的民用無人機,就能掛上20公里長的中國產光纖,可見這種東西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什么程度。如今俄烏戰場上,人們經常能看到布滿陣地前沿的白色光纖碎片,這都是無人機爆炸后留下的。這般巨大的消耗量,唯有中國能同時做到產量與成本的雙重控制。
![]()
中國能將高科技產品做成“白菜價”,靠的是自己全自動化生產的能力。目前,中國炮彈、導彈等消耗品,均實現了無人化生產,俗稱“黑燈工廠”,效率極高,成本自然大幅降低。而西方國家受限于技術發展的緩慢,普遍仍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生產,在效率和成本上,自然無法與中國抗衡。
當然,對于此次的禁運,我們的理由是非常正規的。商務部表示,此次禁運是為了避免中國的技術被用于非和平目的,同時,禁運還是對西方和烏克蘭前一段時間強硬態度的回應。俄羅斯曾經多次提出,想讓中國參與烏克蘭的戰后維和。
![]()
但是,西方國家卻為了獨占戰后的重建紅利,不斷拒絕這一合理化提議。不讓我參與戰后事務,又想要我的零件,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兒?俄烏戰爭雖然沒有波及中國,卻反映出了中國制造的真正實力。
我們并不是在某個單項技術有多頂尖,而是在整個工業體系的規模化與成本控制能力上獨步天下。這就讓如今的中國,具備了向西方反向“技術封鎖”的能力,不賣給烏克蘭零件,不過是一道“開胃菜”,再想讓中國幫他們拉偏架,我們的招數還有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