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叔,您怎么又泡了一壺紅茶呀?”傍晚的公園長椅上,68歲的林大爺熟練地倒著熱騰騰的紅茶。他神秘一笑,“小張你不懂,這紅茶可是健康長壽的‘秘密武器’。最近聽說英國人壽命長,和每天一壺紅茶有關!你年輕,得學學。”
林大爺的話讓身邊的晨練伙伴們議論紛紛。有人搖頭:“喝茶哪能管壽命?還不是心理作用。”有人反駁:“你看英國人,不就是喝紅茶最多嗎?”
![]()
就在大家各執一詞時,剛剛退休的內科醫生王阿姨笑著插話:“哈佛大學今年確實有研究,說天天喝紅茶的人,死亡率下降了近16%。但蹊蹺的是——真的所有人喝紅茶都能延壽嗎?喝多了反而有風險你知道嗎?”
一時間,氣氛變得熱烈而略帶懸念。林大爺的“長壽秘訣”到底站不站得住腳?紅茶每天可以喝嗎?長期飲用真的能起到延壽的效果,背后的科學原理是什么呢?
很多人聽說紅茶有益健康,卻搞不清——紅茶和綠茶、咖啡到底有啥不同?到底哪些人可以喝,又該怎樣喝,才能真正帶來健康好處?今天,這些問題我們徹底聊明白。
![]()
喝茶是東方人的日常習慣,尤其以紅茶、綠茶最為常見。近年來,紅茶作為茶葉發酵程度較高的一類,其健康價值愈發引起關注。2022年《內科學年鑒》刊發了一項由哈佛大學醫學院聯合英國生物樣本庫的研究,納入近50萬人、平均隨訪11年,分析了紅茶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的關系。
數據發現——每天攝入2杯及以上紅茶的人群,死亡風險下降了約15.7%;即使每天只喝1杯紅茶,風險也下降了9%左右。
這一結果一經公布,迅速在全球醫療圈引發熱議。研究進一步指出,紅茶富含多酚類化合物、黃酮類物質,其抗氧化、抗炎作用被認為有助于延緩血管老化、改善心血管功能。
![]()
相關實驗還顯示,紅茶中的茶多酚或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12.6%,有助于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早期變化。
但專家也告誡:紅茶雖健康,過量飲用(如每日超過5杯)可能引發失眠、胃部不適,甚至加重某些慢病患者負擔。因此,紅茶與滅亡率“負相關”并非“多多益善”,而是因個體差異、飲茶方式等影響效果。
堅持每天適量喝紅茶,科學研究和臨床反饋顯示,人體可能出現以下3大變化:
心血管風險或降低: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指出,連續7年以上每天喝2杯紅茶的人,心血管相關死亡率下降約8.4%,且高血壓風險降低。紅茶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助于保護血管內皮,減緩老化過程。
認知衰退風險減少: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長期隊列研究發現,65歲以上人群中,堅持每日適量飲茶的老年人,認知障礙發生率比不喝茶者低約14.3%。紅茶中的茶多酚可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神經炎癥,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
消化系統得到調理:適量紅茶有助于促進腸道益生菌繁殖,增強腸道屏障功能。但對消化道潰瘍、胃酸過多者,則需適量或避免濃茶,以免加重不適。
但也要看到,一些人群可能因喝紅茶產生睡眠障礙、心悸或胃部刺激。如患有失眠、高血壓未控、胃潰瘍者,建議謹慎飲用。此外,孕婦、哺乳期女性攝入過量咖啡因也需謹慎。
怎樣喝紅茶,效果才更佳?醫生提出3點建議:
![]()
控制飲用量:每天建議1~2杯,每杯約150~200ml。過量反增副作用。
飲茶方式要科學:紅茶宜溫熱,濃度適中。可加少量檸檬、蜂蜜,但忌空腹飲用及與牛奶混合過多——新版臨床營養指南認為,過量混合牛奶可能影響紅茶核心抗氧化物利用。
飲茶時間有講究:最佳飲用時間為早餐后或下午茶時段,晚餐后避免飲用,以免影響睡眠。
特別提醒,紅茶雖好,但僅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環。想要真正實現“延壽”,還需結合科學運動、科學膳食和規律作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