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鞏留縣最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

近年來,鞏留縣聚焦農牧民“收件難、寄件難”的民生痛點,將“快遞下鄉進村”工程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構建起高效暢通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全面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如今,農牧民實現了“收寄不出村”的便捷生活,本地農副產品也搭上了通往全國市場的“快車道”。
![]()
11月4日,在鞏留縣東買里鎮公尚村快遞驛站,貨架上的包裹分類擺放得整整齊齊,村民們有序取件,工作人員則熟練地打包、稱重、貼單。剛取到網購物資的村民葉麗娜·阿亞拜克臉上滿是笑容,像這樣的鄉村快遞服務站點已遍布全縣行政村,讓農牧民實現“收寄不出村”的便捷生活。
村民葉麗娜·阿亞拜克:“之前我們取快遞都是去縣城,來回折騰很久,現在我們村里面也有了快遞站,取快遞很方便。”
![]()
以縣級郵件處理中心為核心樞紐,整合郵政、民營快遞企業等資源,推行“郵快合作”“快快合作”模式,并聯合交通部門打造交郵合作示范點,依托城鄉公交車、線路車開展郵件運輸,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全縣57個行政村已實現快遞服務100%全覆蓋,構建起“當日到縣、次日進村”的配送格局,部分人口集中區域還布設了智能快件箱,進一步提升末端配送效率。
鞏留縣郵政分公司市場部主任黃峰:“我們已經在牛場、塔斯托別鄉建立了兩個交郵合作示范點,由每天的公交車及線路車保證郵件運輸,鞏留郵政分公司與鞏留縣其它7家公司共8家快遞合作公司已建立合作模式,阿尕爾森鎮、 東買里鎮、吉爾格朗鄉、庫爾德寧鎮等東部三鎮一鄉已建立郵政配送體系,全程由郵政從縣城分揀中心運送到鄉鎮代辦處理點,再由郵政投遞員從鎮投遞到村。”
![]()
鞏留縣立足本地林果、畜牧、特色種植等產業優勢,推動“快遞+電商”深度融合,鼓勵鄉村快遞驛站開設農產品寄遞綠色通道,為農戶提供采摘、分揀、包裝、發貨一站式服務,為本地優質農副產品打開了通往全國市場的“快車道”。
快遞服務站負責人王成吉:“現在,我們每天最少有300件快遞,最多的時候能達到800件,我們還開通了農產品綠色通道,當天打包,當天發貨,方便了老百姓的同時也增加了我們的收入,從1月份到現在我們的交易量超10萬元。”
![]()
物流網絡的完善,不僅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還帶動了鄉村就業。在公尚村快遞驛站工作兩年的發土買對此深有感觸。
工人發土買:“我在這上班兩年了,離家也近,工作也挺輕松的,我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
截至2025年11月,鞏留縣農產品快遞寄遞量突破110萬件,較去年同期增長28%,實現線上交易額超1700萬元,帶動近千戶農戶增收,戶均年增收超2000元。快遞下鄉不僅架起了城鄉物資流通的“雙向橋”,更成為激活農村消費、壯大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金鑰匙”。
鞏留縣郵政分公司市場部主任黃峰:“我們將持續整合交通、商務、供銷社等多方面資源,深化快遞與特色農產品融合發展,探索‘銷售+倉儲’一體化服務模式,進一步優化鄉村物流體系建設,讓快遞服務真正成為激活農村消費、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產業振興的強勁引擎。”
記者手記
如今,對于村民來說,寄取快遞不再是“跑一趟縣城”的大事,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收包裹、發特產,這背后是“郵快合作”“交郵融合”的智慧,通過城鄉公交代運郵件、郵政統配進村入戶,讓物流成本降下來、效率提上去。更令人欣喜的是,快遞站成了農產品出村的“前哨站”,吊干杏、蜂蜜借助小小驛站走向全國,實現了農戶增收、站點增效。一個包裹,送進來的是便利生活,送出去的是致富希望。快遞進村,打通的不只是“最后一公里”,更是連接山里與山外的振興通途。
融媒記者:劉芳
鞏留零距離鞏留好地方
舉報(投稿)郵箱
3211156009@qq.com
投稿電話
0999-5620506
舉報電話
0999-5628232
●編輯 張 靜 馮 黛
●責編 朱 婷 袁 葉
● 審核 唐 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