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王雪蓮 陸慧 張文靜)近日,一場真實的刑事案件庭審在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紅安校區舉行。湖北省紅安縣人民法院將法庭“搬”進校園,公開審理一起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該校現代信息技術學院、醫療護理與健康學院的輔導員、班主任及132名學生代表現場旁聽,“零距離”接受法治教育。
本案被告人唐某,于2024年7月經人介紹偷渡至緬甸,后進入緬北當陽經濟開發區冰段村某電詐園區,在A7小組從事“引流”“精聊”等工作。其通過網絡交友軟件冒充軍人身份,誘騙國內人員進入“中國華電集團”等虛假投資平臺進行投資,詐騙活動持續3個多月。
庭審過程中,審判長有序推進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及被告人最后陳述等環節。控辯雙方圍繞犯罪事實進行舉證、質證,合議庭充分聽取意見,保障被告人訴訟權利。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唐某當庭認罪悔罪,深刻反思自身行為。整個庭審持續約90分鐘,秩序井然,法警值庭嚴謹有力。
庭審結束后,紅安縣覓兒寺鎮司法所所長秦敏隨即開展了一場以“護航青春,夢想無悔”為主題的反電詐普法講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與財富觀,增強防范意識。
該校學工部副部長曹春梅表示:“將真實庭審引入校園,是以最直觀的方式開展法治教育,讓同學們感受到法律的莊嚴,引導大家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現場學生深受觸動。健管2504班學生馬瑞晗談道:“我們要守住法律底線,不貪圖不義之財,也不輕信他人誘惑。”計網2502班學生金辛億也表示:“作為社會一員,必須知法、懂法、守法,絕不能觸碰法律紅線。”
作者:程墨 王雪蓮 陸慧 張文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