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俄烏戰場的局勢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向,烏克蘭一邊在集中力量打擊俄羅斯的能源設施,一邊在頓巴斯地區的紅軍城被俄軍死死圍困,而美國援助的“黑鷹”直升機被擊毀、11人喪命的消息,更是讓這場沖突的走向變得愈發撲朔迷離。俄羅斯這邊則趁熱打鐵,不僅在戰場上持續施壓,還接連放出制裁和談的新動作,整個戰局的天平正在悄悄傾斜。
![]()
烏克蘭現在把寶全押在了打擊俄羅斯能源設施上,想靠這招掐斷俄羅斯的經濟命脈,進而在戰場上翻盤。接連幾天,俄羅斯的圖阿普謝石油樞紐遭了殃,11月2日凌晨,一架無人機殘骸砸中停泊的油輪,甲板瞬間起火,幸好人員撤得快才沒造成更大傷亡。在此之前,克里米亞的油庫剛經歷過一輪集中打擊,看得出來烏克蘭是鐵了心要在能源設施上做文章。但說實話,這招根本行不通。雖然俄羅斯能源出口設施的受損率比去年高了17%,可歐洲花了三年多時間都沒能拖垮俄羅斯,烏克蘭僅憑自己這點力量,怎么可能做到?越是瘋狂轟炸能源設施,越能說明烏克蘭已經快扛不住了,這根本不是主動進攻,而是走投無路的掙扎。
真正決定戰局走向的,還是頓巴斯地區的紅軍城戰場。俄軍現在在這兒發動了前所未有的猛攻,多支突擊隊從南北兩個方向已經打到了紅軍城和季米特洛夫的郊區邊緣,一個60平方公里左右的包圍圈正在形成。被困在里面的可不是普通部隊,而是烏克蘭的精銳第25機械旅殘部,還有第155旅、第79旅等部隊,可現在他們已經徹底成了甕中之鱉,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了。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被俘烏軍視頻里,士兵們一個個面容憔悴,彈藥早就見底了,藥品也奇缺,后勤完全斷了供應,這哪還有打仗的底氣?現在被圍的烏軍已經開始投降,這不僅是戰術上的大敗仗,更把烏軍的士氣砸到了谷底,后續其他戰場的士兵心態難免會受影響。
為了救被困在里面的“大魚”——大概率是高級指揮官或情報人員,烏克蘭軍方搞了一次孤注一擲的營救行動,出動了美制的“黑鷹”直升機,想趁著夜色低空潛入紅軍城西北部接應。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從頭到尾就是俄軍設下的陷阱。從直升機起飛的那一刻起,俄軍的紅外無人機就沒離開過,全程盯梢。就在烏克蘭GUR特種部隊隊員跳下直升機,準備和接應人員一起撤離的時候,數十架俄軍的FPV自殺式無人機像馬蜂一樣撲了上來,直接把這架價值不菲的“黑鷹”直升機和11名準備撤離的人員一鍋端了。這場景跟當年馬里烏波爾的營救行動如出一轍,也徹底暴露了烏克蘭在紅軍城的絕境,一旦紅軍城失守,烏克蘭在頓巴斯地區經營多年的最后一道防線就會徹底崩盤,整個戰局只會急轉直下。
![]()
眼看戰場形勢越來越有利,俄羅斯也立刻拿出了后續的大動作。俄總理米舒斯京直接簽署決議,把烏克蘭總理、財長等十名高官列入制裁名單,這表面上是經濟反制,實際上政治意味十足。俄羅斯就是明著質疑澤連斯基政府“超期任職”的合法性,說白了就是不承認這個談判對手,烏克蘭想談可以,先換總統再說。而俄羅斯真正想對話的對象,其實是美國,畢竟烏克蘭能不能撐下去,說到底還是美國說了算。克里姆林宮已經明確表示,之前說美俄首腦會晤取消的說法不準確,這就是在釋放愿意談判的信號,但主動權得握在俄羅斯手里。俄方說了,解決烏克蘭問題得靠實打實的工作,不是搞普京和特朗普的“公關會面”,想見面可以,得先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言外之意就是美國得拿出真誠意,給出讓俄羅斯滿意的方案,否則普京可不會隨便出面。
![]()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來了,美國會怎么選?烏克蘭翻盤的希望已經越來越渺茫,可美國國防部已經同意向烏克蘭出售戰斧導彈,就等特朗普簽字批準了。明知烏克蘭贏不了,特朗普是會硬著頭皮批準援助,繼續給俄羅斯施壓,還是會讓烏克蘭放棄部分領土,盡快結束這場沖突?還有歐洲,這三年多的戰爭已經讓歐洲經濟疲軟、社會壓力陡增,主要國家之間早就出現了分歧,等紅軍城徹底淪陷,歐洲又有哪個國家敢真的派兵進入烏克蘭作戰?戰場上的勝負已經逐漸清晰,俄方的制裁和談條件也已經擺上臺面,接下來就看美國的最終抉擇,而這個抉擇,將會直接決定俄烏沖突的最終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