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多歲的老林曾因黃斑變性陷入黑暗:左眼全盲,右眼只剩手動視力,連餐桌邊緣都看不清。
直到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注射抗VEGF(全稱: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他的右眼視力才恢復到 0.3,如今終于能看清藥盒上的字。
在我國,像老林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老年黃斑變性與糖尿病性黃斑水腫這兩大“視力殺手”,正悄悄奪走千萬中老年人的視力。近期,隨著治療這兩大“視力殺手”的關鍵藥物降價,并疊加醫療資源下沉,越來越多患者能獲得規范治療。
![]()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患病人數眾多
視力損傷多不可逆
“85歲以上老人,每5人就可能有1人患老年黃斑變性!”福建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中心主任、閩江科學傳播學者郭健指出。數據顯示,我國該病患者人數已超3000萬,近十年發病率翻倍,到2050年預計患者人數達5000萬。
另一“隱形殺手” 糖尿病黃斑水腫,在1.4億糖尿病患者的基數上蔓延:每3位糖友中就有1人出現視網膜病變,其中6%-7%會發展為黃斑水腫,患者規模同樣驚人。
“黃斑區是眼睛的‘觀景核心區’,正常血管像精準供水的細管,異常血管卻像亂長的雜草根——搶營養、擠空間、滲液破壞組織。” 郭健用比喻點出疾病棘手之處。
更揪心的是,這兩種病的視力下降多不可逆,門診中不少患者拖到只剩光感甚至無光感才就醫,療效已大打折扣。
![]()
▲郭健主任(資料圖)
藥物降價、醫療資源下沉
讓治療更可及
抗VEGF藥物正是扭轉局面的關鍵,它像 “除草劑”,從根源抑制異常血管生長。最新診療指南明確,該藥物是兩類黃斑病變的一線治療方案。
此前,進口抗VEGF藥物一針近萬元,不少老人因負擔不起放棄治療。
近日,抗VEGF的進口藥物阿柏西普2mg降至2900多元,甚至低于部分國產藥,且可疊加醫保報銷,患者經濟壓力大幅減輕。
治療依從性同樣重要,該藥物需每月注射1針、連續5針。為幫患者堅持治療,郭健團隊開發了微信小程序:患者可記錄血糖、接收隨訪提醒;醫生會將病情穩定者的信息推送至基層醫生,方便患者就近就醫。
2024年12月25日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牽頭
聯合84家公立醫院成立
“福建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聯盟”
共管患者
![]()
▲近日,漳州市人民醫院簽約加入福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聯盟。
早查是關鍵
這些信號要警惕
“最大挑戰仍是科普,很多人察覺時已錯過最佳時機。” 郭健提醒,老年黃斑變性早期有明確信號——視物變形。
郭健建議在家常備“阿姆斯勒方格表” 自查:若表格直線變彎、格子不均或有盲區,需立即就醫。
![]()
▲阿姆斯勒方格表
糖尿病患者更需主動篩查:1型糖友確診5年后首查眼底,2型糖友確診即查。檢查后,糖友后續可根據血糖控制情況,每3-12個月復查一次,別等眼睛不適再就診,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視力受損。
(陳坤)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編輯:林淑婷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