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男籃小組賽剛打響,廣東隊就給出了“開門紅”:87比71干凈利落拿下山東。最搶眼的不是誰歸來了,而是那個“沒被國家隊看上”的徐杰。全場19分,第三節的連續三分球打得山東主帥都忍不住夸他靠譜。問題就來了:一個能在全運會做主角的后衛,為什么成不了國家隊的備選?
![]()
這場球,廣東打得并不輕松。上半場一直膠著,半場結束也就領先4分。山東的內線陶漢林早早發力,一個人砍下22分,硬撐著山東沒被拉開。但問題出現在第三節:廣東突然變臉,全場壓迫防守一壓到底,山東隊的節奏瞬間崩了。
而壓著對方爆炸的那一波攻勢,偏偏是徐杰領的節奏。他開場3投0中,狀態一度低迷,但第三節突然開掛,三分球連中,徹底打穿山東防線。那種球,一看就不是“打醬油”的角色該投的。更重要的是,他在最關鍵的節點打出最硬的回合,這種球員,國家隊說不要就真不要了?
杜鋒在場邊不吭聲,全場輪換“五上五下”,一度讓人感覺像在練兵。但當他把徐杰留到關鍵時段,你就知道這場練兵里,誰才是他真正信得過的人。
![]()
國家隊集訓時沒看到徐杰的名字,外界已經有點不解。全運會一開打,他直接拿數據說話。沒有花哨運球,沒有高光隔扣,就是一板一眼把節奏打死、把對手磨垮,這種球風不花,但特別實用。
王嵐嵚和他對位,首節占了點便宜。但到了關鍵時段,節奏被徐杰徹底帶偏,山東的后衛線只剩下徒勞。場邊的山東主帥賽后夸得也很實在,說他“球商高、節奏穩、關鍵時刻敢出手”。聽起來像是一份國家隊的推薦信,可惜發得晚了點。
其實國家隊的用人邏輯不難理解:身高、身體、對抗能力,徐杰確實不占便宜。問題是,這種“看臉選人”的思路在亞洲賽場還能用,但到了奧運級別就不管用了。國家隊需要的是打得明白、腦子清楚、下手果斷的后衛,徐杰這場球里把這三樣全寫在了比分板上。
![]()
全運會不是世界杯,但這場球給國家隊提了個醒:不是每個能跳能扣的都能扛關鍵球,也不是每個沒選進國家隊的,就只能坐冷板凳。中國籃球今天的問題,不是缺天賦,而是缺“能打關鍵球的人”。
廣東隊的這場勝利不是靠壓制,而是靠調整。半場不順,三節換打法,徐杰站出來,杜鋒輪陣容,這些都是教練和球員對比賽理解的體現。而這種理解,正是國家隊在國際賽場經常被打懵的缺口。
![]()
四川隊是廣東接下來的主要對手,周琦坐鎮,陣容完整,爭冠大熱門。但如果廣東能保持這種“誰狀態好誰上,誰關鍵誰打”的打法,不靠名氣、不看順序,這支球隊會很難被擊倒。徐杰不是戰術的擺設,而是廣東節奏的方向盤。國家隊缺的,正是這種隨時能接過方向的人。
![]()
徐杰的19分不是數據的勝利,是思維的勝利。他打出的是一種“不靠標簽,只靠表現”的態度。國家隊可以有選擇,但不能一直錯過這種關鍵時刻能站出來的球員。全運會才剛開始,但這個問題,已經該有人開始回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