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是百年中國教育夢想。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校長1917年在北京神州學會上的演講中提到,“以后社會文化日漸進步,科學日趨發達,現代人根據科學知識尋求解答,不再以宗教為知識”。文藝復興后,隨著歷史的發展,“各種美術漸離宗教而尚人文”。“以美育代宗教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
可以說,百年來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可謂“倉廩足而知禮儀”的時代正在來臨。美育教育成為大中小學教育規定。教育部《美育教育規劃細則》,要求教育教學改?成效顯著,資源配置不斷優化,評價體系逐步健全,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明顯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
美育教育要做到“三會”:一要教會學生美育的基本理論知識;二要教會他們去欣賞和體驗美,欣賞和體驗藝術作品;三要教會學生專項的、專門的藝術特長,如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
何為書法國學維度?
書法形態分為五體書——篆隸行楷草。書法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草書、行書、楷書,經歷了漫長發展階段。書體是隨著字體的發展而豐富起來的。陸續出現了五體書書法以線的飛動、墨的潤華,抒情寫意,劃出了中國文化的深層精神軌跡書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跡化,是最具東方哲學意味的藝術。
駕馭這門文化內涵極深藝術,需要終身歷練,方能獲得“人格、國學、書藝、境界”四重能力。僅僅將書法看成寫字技巧是大誤區。中國文字字體發展和書法文字內涵是書法的生命。一個不認字的人能不能演奏二胡?可以的,阿炳年輕的時候不認字,照樣拉二胡、彈琵琶;一個不認字的人能不能畫畫?可以的,湖南一位女畫家不認字,畫得很好;一個不認字的人能不能寫書法?當然寫不了!因為書法的“書”首先是文字,而且是非常復雜具有頂級專家的高深學問。如:甲骨文研究有頂級學者“四堂”:羅振玉(雪堂)、王國維(觀堂)、郭沫若(鼎堂)和董作賓(彥堂),終身研究甲骨文。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而書法還涉及另外幾種深奧學問文字——篆、隸、行、楷、草。
書法的“書”起碼有三層含義。
一是文字,字體。《荀子·解蔽》:“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又引申為六藝中的“六書”之學,《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賈公彥疏:“六書者,先鄭云: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二是書寫,書法。《易·系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墨子·兼愛》“吾非與之并世同時,親聞其聲,見其色也;以其所書于竹帛,鏤于金石,琢于槃盂,傳遺后世子孫者知之”;《尚書序》疏:“書者,以筆畫記之辭”。《說文》:“著于竹帛謂之書。”唐孫過庭《書譜》:“自漢魏以來,論書者多矣,妍蚩雜糅,條目糾紛……徒使繁者彌繁,闕者仍闕。”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后世以墨寫于紙。
三是書籍、典籍。《論語·先進》:“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申子、韓子皆著書,傳于后世,學者多有”。
![]()
王岳川:國學根基與書法美育之今觀
何為書法“家”者?
書法五體書書寫的主體,是具有高度文化修為的人。書法文化與文人精神相通。“先文而后墨”(唐·張懷璀《書議》);“腹中有百十卷書,俾落筆免塵俗耳”(明·王紱《書畫傳習錄》);“一要品高,品高則下筆閑雅,不落塵俗;一要學富,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于行間。古之大家,莫不備此”(清·楊守敬《學書邇言》)。
古代著名書法家大都是進士,隋唐以后的進士書法家可謂多矣:白居易、張九齡、顏真卿、柳公權、韓愈、杜牧、王維、李商隱、賀知章、楊凝式、韓熙載、王安石、司馬光、朱熹、張孝祥、蘇軾、范成大、范仲淹、歐陽修、秦觀、黃庭堅、蔡襄、陸游、文天祥、楊維楨、解縉、王守仁、豐坊、王世貞、董其昌、張瑞圖、張居正、王鐸、倪元璐、黃道周、周亮工、王士禎、笪重光、鄭板橋、劉墉、翁方綱、梁同書、錢大昕、王文治、姚鼐、錢灃、孫星衍、伊秉綬、阮元、洪亮吉、林則徐、何紹基、劉熙載、曾國藩、俞樾、翁同穌、李文田、吳大激、張之洞、沈曾植、李瑞清、劉春霖等。可謂人才濟濟,蔚為大觀世,書法只不過是其文化學術之余興,不以書法為生的文化書法家,其作品價值很高。同時他們是國學人文學科的頂級學者大師,他們的人格節操高標足為后世表率,其“立言不朽”已被歷史永遠地載入史冊!
美育百年樹人!那些急功近利沒有學問根基學養亂寫惡書者,怎么能尊貴呢?本來就是一凡夫俗子,怎么能成為書法導師呢?那些詆毀文人學者的人,將被歷史所拋棄。正可謂:“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何為書法書寫內容?
書法書寫國學內容——經史子集。簡言之:“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史”,《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子”,諸子百家;“集”,詩、詞、文集。書寫中國歷代經典——經史子集,劃出了中國書法文化的深層精神軌跡。
書法第一個國學特征:是漢字特有的經典藝術。
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典雅美感的藝術作品。中國的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中國的書法藝術開始于漢字的產生階段,揚雄《法言》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乎情。”
書法第二個國學特征:內容深奧的經、史、子、集。
書法作品寫經、史、子、集等中國文化精粹,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積極意義。書法為貴人所書吉語佳句、家風家訓,“乃人之衣冠,家之氣象”;書法在文化傳承中是聆聽“圣賢之言、祖宗之訓”,有室雅人和,代代傳福之效;書法勵志自強,修齊治平、提升境界;“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可驚天地泣鬼神!
無論是“厚德載物”“道法自然”“黃河之水天上來”,還是唐太宗寫史《王羲之傳論》,“心摹手追,惟王逸少乎,……其余區區者,不足觀也”,都足見書法書寫經、史、子、集的一以貫之。
書法第三個國學特征:古代書法稱“家”要求極高。
劉熙載《藝概書概》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如其人而已。”古代書法可以稱“家”,必須是文人君子,才能成為墨客書家。王羲之《蘭亭序》自己撰文自己書寫,文美字美,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和著血淚撰文書寫,蘇東坡《寒食帖》自我作詩自我書寫。今天一些抄書者妄稱“家”,可謂濫矣。而大美典雅大書法是正能量的,是最清潔的藝術。有人妄圖將西方后現代的丑怪惡心塞入中國書法,打著各種旗號污染書法之美,在全民美學普及美育加強的時代,最終不得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