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段芃)深秋已至,云嶺大地雨勢未止。2025年汛期,云南遭遇近7年來最嚴峻復雜的洪澇災害考驗:23輪強降雨“輪番轟炸”“樺加沙、博羅依、麥德姆”3輪臺風“連環侵襲”,全省平均降水量達1160.7毫米,為近5年同期最多,強降雨站次刷新近20年紀錄。
全省上下全力應對下,云南沒有因預報預警不及時造成人員傷亡,也沒有水庫垮壩、重要堤防決口及重要基礎設施受沖擊,奪取了洪水防御的全面勝利。
高位推動,向汛而行勇擔重任
云南水利部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廣大水利干部職工全力以赴迎汛戰洪,搏擊風浪。監測雨情水情、發布預警信息、調度防洪工程、加強巡查防守、做好搶險轉移,盯緊一條環環相扣、緊密銜接的防汛鏈條,堅決打贏防汛抗洪各場硬仗。
備汛先行,閉環管理織密前置防線
汛前籌備是防汛成敗的關鍵,各級水利部門以“防患于未然”的擔當筑牢安全根基。全省2萬多名水庫、小水電站、重要堤防和水閘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及6萬多名山洪危險區責任人全部上崗履職,每個關鍵部位都“包保到人”,確保反應迅速、指揮有力、調度有方、措施落實。
隱患清零見底,推行“一州一單、閉環整改消號”機制,全覆蓋排查風險。
開展水庫、山洪災害避險轉移等預案演練2158場(次),豐富了無人船、無人機等“天空地”一體化測報設施應用場景,檢驗“三斷”極端條件下水利部門的應急通信、現場信息采集和裝備物資保障能力。170支專家隊伍、194支專業搶險隊伍枕戈待旦,備足裝備物資,形成“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搶險力量。
應“汛”而動,精準施策搶在洪峰前
云南省水利廳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配齊配強防汛值班力量,遇強降雨“雙人帶班”;落實主汛期“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防汛關鍵期廳領導逐日針對險情專題會商,坐鎮指揮、實時調度,加強前后方協調聯動。累計發出強降雨防范通知49份,啟動Ⅲ級應急響應2次、Ⅳ級13次。共組織會商和調度會37次,叫應各級水利部門9365次,抽查1844座水庫“三個責任人”。
雨前有提示,雨中有提醒,洪水前有預警,從清晨到深夜,一條條防御指令和信息從省水利廳防汛值班室發送至相關州(市)縣(區)水利部門,受威脅區域、防汛重點工作清晰標注,指導地方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強化病險水庫、“頭頂庫”、在建工程、超汛限水位水庫、山洪災害危險區的重點防守。全省累計投入巡堤查險5.0萬余人次,轉移避險10.6萬人,減少受災人口50.9萬人,避免12座縣級以上城區受淹,防洪減災經濟效益6.8億元。
科技賦能,筑牢“三道防線”
水利部門持續開展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設,實現對全省山洪災害危險區、重點防治自然村降雨監測和主要江河洪水監測的全覆蓋,串起覆蓋“天空地水工”完整監測預報鏈條。水文部門水位、流量、雨量監測設備全天候監測,強化“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監測預報,共投入1834人次、應急監測設備940臺(套)搶測1769場次洪水。滾動更新洪水預報4.8萬次,向防汛責任人和社會公眾發布江河洪水預警76次,會同省氣象局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184期,200次提前預報(預警)超警戒水位洪水,提出水庫調度建議19次,為抗洪搶險和避險轉移贏得先機。
“山洪要來了,請馬上轉移。”預警連發、挨個叫醒,5月31日怒江州獨龍江鄉山洪暴發前,水利部門發布預警信息12次、開展叫應14次,獨龍江751名群眾按預案提前轉移,成功避險。9月30日12時,水利部門對文山州富寧縣谷拉鄉谷拉河立地站發布洪水預警后,當地在118分鐘內組織沿河住戶及谷拉中心學校1600余名群眾及師生安全轉移,轉移完成75分鐘后校園和沿河房屋被淹,因及早預警和及時轉移,未造成人員傷亡。
工程發力,科學調度發揮防洪王牌效能
各級水利部門密切關注洪水演進過程,加強分析研判,科學精細調度干支流水庫,共發出調度命令402份,抓早水庫預泄騰庫,實現空中水、河中水和庫中水的全過程科學研判,全省大中型水庫累計攔蓄洪量15.4億立方米,展示防汛抗洪“硬實力”。尤其是9月24日—10月8日3輪臺風期間,累計發出調度令161道,13座大型水庫、138座中型水庫和1487座小型水庫預泄騰庫,共預留約7.1億立方米的庫容,攔蓄洪水約2.7億立方米。省水利廳指導文山州水利部門提前3天開展盤龍河流域水利工程聯合調度,攔蓄1.4億立方米以上洪水,有效降低麻栗坡縣天保口岸段盤龍河水位,將江河洪水控制在安全行洪范圍內,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同時,堅持旱澇同防同治,精準施策,動態平衡防汛與蓄水保供,全省庫塘蓄水量首超100億立方米,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供水水源。
數字智控,嚴守山洪防控底線
山洪災害防御,關鍵在防。不斷完善的云南省山洪災害四預系統以“智能監測+精準預警+高效聯動”為核心,構建起覆蓋全省的“24小時監測—智能分析—分級預警”全流程數字化智控體系,通過接入各監測站點數據,達到預警閾值,及時開展30分鐘、1小時、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山洪災害預警,3分鐘內可對預警區域內省、州(市)、縣、鄉、村5級山洪災害危險區責任人逐級自動預警叫應。2025年系統發出預警短信52萬條,智能語音叫應有關防汛責任人4.0萬次,人工叫應和抽查預報預警處置情況0.26萬次,重點對已連續3天發出預警、出現超警水位、小時降雨強度逐漸增強的縣(市、區)叫應調度和處置情況落實;每2小時跟蹤轉移安置情況,督促落實“誰組織、轉移誰、何時轉、轉何處、不擅返”5個關鍵環節,累計指導貢山縣、永善縣、威信縣等42個縣(區)提前轉移受山洪災害威脅群眾約2.2萬人,實現零傷亡。7月9日,威信縣羅布鎮單日降雨破紀錄,依靠系統預警與部門聯動,10539人成功避險。
汛期已過,安瀾可期。云南水利將加強水利防汛減災經驗總結和工作復盤,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短板,把一些經過實踐檢驗的新方式好方法逐步在全省推廣實施,馳而不息高質量推進云南水利防汛減災各項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云南網記者 段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