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清晨6時,青島市嶗山區王沙路荷花村與王山口村的交叉路口,紅綠燈準時切換。村民張大爺騎著電動車經過,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頻頻剎車、左顧右盼。這個曾因“錯位交叉”讓村民“提心吊膽”的路口,如今標線清晰、車流有序。這是嶗山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
![]()
截至10月底,青島市嶗山區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5.38%和18.75%,未發生較大以上交通事故。一組組數據背后,是一場從“點上除隱患”到“全域保安全”,再到“長效固成果”的治理實踐。
“以前這路口,南北向的車剛拐過來,東西向的車就沖過來了,我親眼見過兩回剮蹭。”張大爺的話,道出了這個“錯位交叉”路口的隱患。青島市嶗山區王沙路荷花村與王山口村的交叉路口因歷史規劃問題,行車路線混亂,不僅通行效率低,事故后責任認定也成了難題。
![]()
要整治,先找“病根”。青島市嶗山區道路交通安全辦公室把這個路口當作“突破口”,牽頭公路管理、公安交管、交通運輸等部門,一頭扎進現場開展調研,并挨家挨戶征求村民意見。村民有人提議“加個顯眼的標志”,有人建議“調整紅綠燈時長”,這些聲音最終都融進了“信號燈+標志標線”同步優化方案里。更重要的是,這次治理還摸出了“排查—會商—設計—落地—反饋”的閉環模式,為后續全域整治蹚出了路子。
青島市嶗山區既有城區的繁忙路網,也有農村的鄉間小道,“城鄉交織、新舊路網并存”的特點,讓交通安全整治不能“一刀切”。為此,青島市青島市嶗山區道路交通安全辦公室搭建了“季度例會+月度分析+專題部署”的三級會議機制,把11個成員單位的責任壓實,并推行“輪值辦公”,這個月公安機關牽頭,下個月交通運輸部門接手,一起調研、一起暗訪。15次聯合調研、11次暗訪下來,20項跨部門難題迎刃而解。
“百日集中整治行動不是終點,道路交通安全得天天講、時時守。”這是青島市嶗山區上下的共識。在青島市公安局交通管路支隊嶗山區大隊指揮中心,“情指行”一體化平臺屏幕上,車輛軌跡、卡口監控實時跳動,一旦發現超載、逾期未檢的重點車輛,系統會自動預警,民警就能精準攔截。
為了防止隱患“反彈”,青島市嶗山區還常態化開展“回頭看”,把問題盯緊抓實。如今,40處重點隱患點段、230處普通隱患的治理還在推進,青島市嶗山區正用一個個具體的行動,讓“平安出行”成為百姓生活的常態。(通訊員 韓云龍 陳安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