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授勛儀式,向“布列維斯特尼克”巡航導彈與“波塞冬”超級魚雷的研發團隊頒發榮譽,盛贊這些武器成果的歷史意義。
“你們的工作確保了未來幾十年乃至整個21世紀的安全與戰略平衡,對民眾而言意義非凡。”
普京在儀式上強調,兩款裝備的成功研制不僅彰顯國防實力,更成為維護戰略穩定的核心支柱。
此次表彰恰逢兩款武器完成關鍵測試之際。上周,普京先后宣布“布列維斯特尼克”導彈與“波塞冬”魚雷測試成功,標志著俄羅斯在尖端武器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俄軍方透露,這兩款裝備均采用國產材料與技術,展現了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
作為備受關注的新型巡航導彈,“布列維斯特尼克”憑借核動力技術實現性能躍升。
普京介紹,該導彈配備超小型核反應堆,啟動僅需數秒,遠快于傳統反應堆,其飛行速度可達3倍音速,射程達1.4萬公里,俄國防部更強調其具備“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
![]()
這種性能賦予導彈極強的突防優勢。普京明確表示,它能繞過任何現有防御系統,可從意想不到的方向發起攻擊。
試射期間,曾有北約軍艦出現在測試區域附近,間接印證了這款武器對西方防御體系的威懾力。
軍事專家指出,其獨特的飛行軌跡與續航能力,使現有反導系統難以追蹤攔截,大幅提升了俄羅斯的戰略威懾主動性。
“波塞冬”超級魚雷則刷新了水下武器的性能極限。
普京在儀式上強調,這款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速度“遠超所有現代水面艦艇”,且能下潛至千米深海,借助特殊材料與組件適應極端水下環境。
![]()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其可搭載核彈頭,引爆后能產生巨大放射性海嘯,對沿海城市與海軍基地造成毀滅性打擊。
與傳統魚雷相比,“波塞冬”的核動力系統使其無需依賴母艦近距離投放,可自主航行至目標區域執行任務。
這種特性讓它能突破航母戰斗群的反潛防線,成為對抗海上優勢力量的“不對稱武器”。
普京透露,該裝備與“布列維斯特尼克”的技術研發相輔相成,形成了“空天+水下”的立體戰略威懾網絡。
目前,兩款武器的核心技術正展現出跨界應用潛力。
普京特別指出,其搭載的小型核技術在民用領域價值巨大:可用于北極地區建設發電廠、為稀土金屬開采提供穩定能源,更能支撐深空探索,為俄羅斯研發的重型運載航天器及未來月球站提供動力。
此外,這項技術還可延伸至海洋科考、偏遠地區供電供熱、造船等領域,甚至助力高性能計算機與數字基礎設施開發。
在表彰儀式上,普京還提及“奧列什尼克”導彈已啟動大規模生產,結合“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即將開展實戰測試的消息,體現了俄羅斯國防工業體系的全面發展態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