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根據俄羅斯方面發布的消息,到2025年11月4日,俄軍已基本控制了整個紅軍城(烏方稱波克羅夫斯克)。被圍在城里的烏克蘭三個精銳旅第155法械旅、第79空中突擊旅和第25空中突擊旅,處境極其艱難。特別是曾被稱為“北約親兒子”的第155法械旅,據傳已經率先舉起了白旗投降,他們裝備的豹-2坦克營更是在戰場上“神秘蒸發”,不知所蹤。這對烏軍的士力和北約裝備的神話,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紅軍城下的俄軍,展現出的并非蠻力,而是一種冷靜而高效的“窒息式”戰法。他們在戰術上借鑒了“圍三闕一”的智慧,但內核卻極為殘酷:那條想象中的“生路”從未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由無人機和精確制導炸彈編織的死亡封鎖網。
俄軍的真正殺招,在于用絕對的火力優勢,系統性地扼住了守軍的“生命線”,讓任何外部補給都難以滲透,最終迫使城內守軍在彈盡糧絕中崩潰。
網絡上流傳的俄軍航拍畫面觸目驚心:通往紅軍城的公路宛如汽車墳場,每一輛試圖沖進去運送補給彈藥的烏軍車輛,都成了無人機和精確制導武器的活靶子。城內的守軍因此陷入了“斷水、斷糧、斷藥”的絕境,傷兵得不到救治,士兵甚至到了“啃皮帶”的地步。有網友評論說,這不像現代戰爭,倒像是一場“大型戶外斷食訓練營”。
面對如此危局,烏克蘭方面并未坐以待斃。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親臨前線,試圖組織絕地反擊。他的計劃是在紅軍城北部的羅金西克和沙霍韋地區發起反攻,為被圍部隊打開一條生路。
![]()
然而,這一帶地勢平坦,烏軍反攻集群需要暴露在俄軍的炮火和無人機的全天候監視下突擊,難度極大,風險極高。這幾乎是孤注一擲的賭博,一旦失敗,烏軍將失去最后一支可用的預備隊。
更讓烏軍雪上加霜的是指揮體系的失靈。據報道,烏軍第68旅和第155旅已被分割壓縮在城北和東北部的居民區,許多部隊被打散,旅部失去了有效指揮,士兵們只能各自為戰。同時,投降的烏軍士兵向俄軍全盤交代了城內的部署情況,使得俄軍可以“對癥下藥”,專打防御薄弱點。
![]()
無人機無疑是這場戰役中最耀眼的“主角”。俄軍通過無人機、FPV自殺式穿越機、滑翔制導炸彈等武器,構建了一個高效而致命的獵殺系統。相比之下,被圍烏軍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幾乎成了待宰的羔羊。這場戰役清晰地表明,現代戰爭已進入“火力精準堆積”的時代,技術差距足以直接決定戰場勝負。
![]()
紅軍城的陷落,對烏克蘭而言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這三個旅是烏軍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損失需要耗費巨資重新裝備,并補充大量兵員才能彌補。
俄軍則通過此戰,進一步鞏固了在東線的主動權。盡管瑟爾斯基仍在籌劃反擊,烏軍特種部隊也聲稱在波克羅夫斯克(紅軍城)實施了機降作戰,但在俄軍鐵桶般的包圍和絕對的火力優勢下,留給烏軍創造奇跡的空間,已經非常狹小了。
紅軍城的戰事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現代化戰爭的殘酷邏輯:當技術出現代差,當后勤被完全切斷,再精銳的部隊、再頑強的意志,也難以扭轉物理上的敗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