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韓國都存在著一個很尷尬的問題:軍隊作戰的指揮權既不在于國會,也不在于總統,而是在于美國。基于這樣的一個背景,韓國的新任總統李在明在競選時就做出了承諾,要在任期之內收回美軍對韓軍的戰時作戰指揮權。
于是11月4日,韓國總統李在明正式表示,在其任內從美國手中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將成為升級韓美同盟的重要機遇。
![]()
李在明會見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時表示:“在我任期內盡早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將成為進一步深化和發展韓美同盟的重要機遇。”他補充道,若韓軍能力顯著增強,韓國在保衛朝鮮半島方面就能發揮主導作用,那么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防務負擔也會相應減輕。
那么對于赫格塞斯對韓國的訪問,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首位訪韓的內閣成員。此行意在向地區盟友釋放信號:盡管華盛頓尋求讓美軍“更靈活”,但韓美同盟依舊是印太安全架構的“軸心”。
一句話總結:美國希望這是駐韓美軍可以從“半島守軍”邁向“區域快反部隊”的轉折點。
![]()
韓美防長!
對于美韓關系而言,韓國國防自主會帶來一些調整。長期以來美韓同盟中美國占據主導,韓國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如今韓國軍工能力提升,像 KVLS - II 系統的列裝讓其有了更強的自主作戰能力,可能會在同盟中尋求更平等的地位,比如在軍事指揮權、駐軍費用分攤等問題上態度更強硬。不過美韓在安全領域仍有共同利益,不太可能徹底割裂,只是同盟的形式可能會從 “依附型” 向 “協作型” 慢慢轉變,美國對韓國的軍事控制力度會有所減弱。
![]()
而李在明一再釋放的意圖非常清晰:逼迫美軍盡快交出戰時作戰指揮權。這調門起得夠高,但不禁要問:首爾真打算自主,何不從清退駐韓美軍做起?一邊讓數萬美國大兵扎根半島,一邊高喊“自主國防”,這戲碼未免有些擰巴。
李在明當選總統后,首先奔赴美國白宮與特朗普總統相談甚歡,承諾要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但時隔不久,韓國的態度就出現180度轉彎。今年7月,韓國就與美國展開協商,協商什么?美國把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給韓國。
![]()
隨著中美軍事實力的逆轉,第一島鏈實際上已經失去戰略意義,成了美國眼里的雞肋。僅剩的價值就是如何交易,賣個好價錢了。如果韓國繼續不切實際完全綁定美國,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賣了還要幫著數錢。
李在明曾強調,為了和平以及繁榮,韓國不應依靠任何人,而是要提高自身力量。韓國現在的安全,依靠的是美軍。甚至連作戰指揮權都在美軍手里。這么多年過去了,歷屆的韓國總統都習慣生活在美國的羽翼保護之下。但李在明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韓國的安全應該要依靠自身。不得不說,李在明是個有野心的人。
![]()
亞太格局正在重組,中韓關系剛現暖意。但若首爾繼續在安全上“寄人籬下”,所謂“合作共贏”終歸是虛浮的空中樓閣。韓國要當棋手,先得掙脫棋盤命運——這話可能刺耳,卻是半島地緣政治的殘酷真相。
不過,想要收回韓國的作戰指揮權,美國會同意嗎?如果美國不同意,韓國又能怎樣呢?現在就看李在明的手段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