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傳來喜訊,泗縣社會福利院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該院職工胡海濤同時獲評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這一雙重榮譽的獲得,標志著泗縣在養老服務領域邁入全國先進行列,展現了當地在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方面的扎實成效。
用心用情打造溫馨家園
走進泗縣社會福利院,深秋的暖陽灑在整潔的院落里,幾位老人正坐在花園里悠閑地曬太陽,老年活動室里不時傳來歡聲笑語。這座占地53畝、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總投資660萬元的現代化福利機構,集老年公寓、怡養院、兒童院于一體,設置床位110張,處處洋溢著家的溫馨。目前,福利院共有33名老人入住怡養院,包括28名城市“三無”人員和7名農村五保人員。
“我們不僅要讓老人住得舒心,還要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泗縣社會福利院院長王劍介紹道。今年以來,福利院累計投入30萬元推進適老化改造,樓梯和走廊的墻壁上安裝了安全扶手,衛生間不僅進行了防滑處理,還特別換上了方便老人使用的坐便器,坡道也實現了無障礙通行。
衣食住行彰顯細致關懷
福利院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每周精心制訂營養食譜,做到葷素搭配、軟硬適宜。據王劍介紹,年底前,福利院計劃購置成套圓桌,讓老人圍坐用餐,享受家庭聚餐的溫馨氛圍。“福利院的飯菜既可口又營養,就像在家里一樣。”丁靠山老人滿意地說。
住宿方面,在每個寢室,護理床、獨立衛生間、空調、電視機等設施一應俱全,配備了一鍵應急呼叫系統,確保老人安全。福利院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為老人更換床褥,冬季安排護工每周至少協助洗浴一次。今年92歲的劉紹金已在福利院生活30年,他說:“這里冬暖夏涼,護理人員比親人還貼心。”
除了物質生活的保障,福利院同樣重視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6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動室內,空調、監控、棋牌桌、電視機等設施完善,“天天有關愛、時時有快樂”的標語格外醒目。福利院還經常組織志愿者、青少年學生在節假日來院慰問,開展文藝表演、談心交流等活動,讓老人的生活豐富多彩。
專業服務詮釋養老溫度
對于特殊老人的照護,福利院更是傾注了無限愛心。失明老人老劉是五保戶,生活無法自理。護理人員每天為他洗漱時都會耐心試水溫,餐食確保達到合適溫度,還抽空陪他聊天,睡前播放他最愛的《東方紅》。老劉感動地說:“這里的生活環境舒適,護理人員脾氣好,有病能及時治療,讓我找到家的感覺。”
福利院還配備了專職醫護人員,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門”,同時配備轉運車,確保老人大病能及時送醫。通過與縣醫院、中醫院、社區衛生院的密切合作,定期組織專家義診,為老人健康保駕護航。
實干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與福利院同時獲得國家級榮譽的胡海濤,用五年時間走出一條“政策落地有溫度,創新服務有精度”的養老工作之路。
在推進適老化改造中,胡海濤深入走訪,了解老人需求。在陳大爺家中,他發現旱廁無法安裝坐便器,便創新選用可移動坐便椅,解決了老人如廁難題。4年來,他負責完成2300余戶困難家庭改造,不少老人稱贊“改到了實處”。
作為“智慧養老的破冰者”,胡海濤不定期到20多家養老機構開展無障礙信息培訓,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識別防詐騙信息。通過他的努力,1300多名老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同時掌握了識別常見詐騙手段的能力。他還依托覆蓋全縣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定期關注養老機構的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通過平臺監測實時保障老年人安全。
政府支持構建養老新格局
雙重榮譽的背后,是泗縣縣委、縣政府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果。在泗縣民政局的統籌推進下,當地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投入和標準化建設,構建起以社會福利院為樞紐、以社區服務為依托、智慧養老為支撐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這份榮譽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王劍表示,“我們將繼續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服務理念,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專業的服務,讓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王寶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