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戰略要地,是不是臺北,很多朋友覺得就是臺北,但實際上呢?卻是宜蘭平原,為啥這么說呢?
![]()
說實話,我一開始也不信,原因也非常簡單。畢竟在多數人印象里,宜蘭就是個慢悠悠的小城:泡溫泉、吃蔥油餅、追平溪線小火車,連空氣都帶著點“佛系”的味道。可當我翻完一堆軍事地圖、水文資料,又跟幾個老海軍聊過之后,才猛地意識到,這塊比縣城還小的地方,藏著的不是風景,而是一張通往深藍的“戰略船票”。
咱們先說個扎心的事實:中國明明是海洋大國,可海軍出海,卻像在別人家客廳里走路,處處受限。遼寧艦從青島出發,得穿過宮古海峽,南海艦隊想遠航,又得繞巴士海峽。這些水道,名義上是國際航道,實際上呢?大家都懂。人家雷達盯著、衛星瞄著,連你艦艇轉彎的角度都能算出來。說白了,咱們的“家門口”,其實早被別人劃了紅線,你說這尷尬不尷尬?
但宜蘭不一樣。它卡在臺灣島東北角,面朝太平洋,背靠中央山脈,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活脫脫一個天然的“海上跳板”。你站在蘇澳港的碼頭上,往前邁一步,就是無邊無際的太平洋,沒有島嶼擋路,沒有海峽設卡,更沒人舉著望遠鏡盯你。這種“開門見海”的配置,在整個西太平洋,掰著手指頭都數不出幾個。
![]()
難怪有退役軍官私下跟我說:“要是哪天艦隊能自由進出蘇澳港,咱們的遠洋能力至少提前十年。”
可別以為宜蘭只是塊“軍事飛地”。它骨子里,其實是個“糧倉+水缸+避風港”三位一體的寶藏地。
先看看地形如何?宜蘭平原夾在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間,像個被群山輕輕摟在懷里的三角形搖籃,可謂重要至極。海拔只有5到10米,地勢平得連自行車都不用換擋。除此之外,蘭陽溪、宜蘭河、冬山河三條河從山上奔流而下,千百年沖積出一片肥得流油的黑土地,你說說,這地方肥美不?當地人叫它“蘭陽谷倉”,種出來的米軟糯清香,連日據時期,日本人都專門派人來采購。
再說氣候。宜蘭是全臺最“愛哭”的地方,年降雨量超3000毫米,是高雄的將近兩倍!游客來了三天,兩天在找傘;本地人自嘲:“出門不帶傘,等于裸奔。”可農業專家一聽就兩眼放光:這哪是下雨?這是老天爺免費送的灌溉系統啊!水稻一年兩熟輕輕松松,幾乎不用抽地下水,農藥也少打,糧食自給率高得驚人。真要到了特殊時期,這塊小平原,養活一支艦隊后勤都綽綽有余。
![]()
但真正讓宜蘭“封神”的,還得是蘇澳港。這港可不是網紅打卡才火起來的。早在清朝,北方澳和南方澳就是漁民口中的“救命灣” 臺風來了,船只要能擠進這兩片小海灣,基本就保住了命。日本人1895年接手臺灣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測繪蘇澳,因為他們一眼就看穿了它的軍事價值:海灣開口正對東南,直通太平洋,南北還有兩個小半島像張開的手臂,把風浪牢牢擋在外面。臺風天外面浪高十米,港內漁船還能安穩睡覺。
到了上世紀60年代,南方澳成了全臺最大的近海漁港,而北方澳則悄悄掛上了軍用標識,至今仍是臺軍重要海軍基地。你打開衛星圖會發現,這里三港并立!商港、漁港、軍港,各司其職,卻共享同一個深水航道,直插太平洋腹地。
最關鍵的是:從這里出發,軍艦不用繞、不用等、不用看人臉色,直接就能進入遠洋訓練區。反觀大陸東部港口,哪怕是最先進的軍港,出海也得先“過安檢” 宮古、巴士、對馬……每一道都是潛在的“咽喉鎖”。這種憋屈,懂的人自然懂。
![]()
所以,越來越多戰略研究者開始喊話:未來若實現完全統一,宜蘭必須成為太平洋艦隊的核心母港。不是因為它大,而是因為它“通” 通大洋、通糧道、通戰略縱深。
當然,也有人潑冷水:“你想得太美!宜蘭人連蓋個停車場都要開聽證會,你讓他們接受軍港擴建?”
這話不假。宜蘭人骨子里愛寧靜、重生態,對大型工程極其敏感。過去幾次軍港升級計劃,都被居民抗議叫停。但換個思路呢?如果國家能用“海洋科研+國防教育+生態旅游”打包推進,比如建個海洋科技園區,配套國防主題展館,再發展低碳觀光,既保安全,又促就業,未必不能贏得民心。
說到底,宜蘭的意義,早就超出了地理范疇。它是中國從“陸權思維”轉向“海權視野”的關鍵落子。過去我們總喊“走向深藍”,可深藍在哪?怎么走?很多人其實心里沒底。而宜蘭,恰恰給出了最短、最安全、最高效的路徑。
![]()
我甚至能想象那個畫面:清晨,蘇澳灣薄霧未散,一艘新型驅逐艦緩緩離港,艦艏劈開水面,垂發系統在朝陽下泛著冷冽的光;幾公里外的稻田里,老農彎腰插秧,白鷺從水田掠過,翅膀劃出一道弧線。一邊是千年農耕文明的靜謐,一邊是現代海軍的銳氣,剛與柔、古與今、陸與海,在這片土地上奇妙交融。
整體看來,宜蘭不是一塊普通的土地,它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戰略窗口,更是民族復興路上不可錯失的機遇。我們討論它,不是為了制造對立,而是為了看清:一個真正強大的中國,必須擁有自由進出大洋的權利。而宜蘭,很可能就是那把鑰匙。
對于此,您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