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艾尼空軍基地上空不再有熟悉的蘇-30MKI戰機轟鳴聲。這個存在了整整22年的印度海外軍事基地,最終被塔吉克斯坦政府正式收回,標志著印度在中亞的軍事存在徹底歸零。
回顧整個過程,印軍從2003年開始進駐塔吉克斯坦,直到2025年徹底撤離。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俄兩國強力推動的結果,而這背后卻藏著一段復雜的地緣博弈和現實較量。印度在中亞二十年的軍事布局為何會突然崩塌?這場驅逐行動真的是中俄聯手的結果,還是印度自身無力為繼?
![]()
2001年,美軍打響阿富汗戰爭,塔吉克斯坦成為美國反恐戰略的重要協作地。印度趁機以“援助塔方提升國防”為名,提出租用蘇聯時期遺留下的艾尼空軍基地。到了2002年,雙方正式簽署協議,印度斥資1億美元進行修繕,2003年開始進駐軍事人員與裝備。
艾尼空軍基地距離中國邊境不足20公里,這個位置對中國來說,等于在家門口駐扎著一個潛在威脅。印度當時的如意算盤是,通過在中亞建立軍事存在,不僅在巴基斯坦北部形成夾擊之勢,還能在地緣上牽制中國。特別是在中印邊境局勢緊張的背景下,這一戰略布局顯得格外敏感。
![]()
印度的空軍戰機一旦從艾尼基地起飛,不到一個小時就能飛抵新疆西部,甚至可以借助瓦罕走廊的地形優勢進行低空突襲。
為此,印度在基地部署了蘇-30MKI戰機、米-17直升機,以及特種部隊和維護團隊。但這些戰機并未實現常態化部署,多數時間只是象征性地停留,真正常駐的只有約150名軍人。
![]()
原因很簡單,印度雖有野心,但沒有能力長時間維持遠距離投送。塔吉克斯坦并不與印度接壤,陸路運輸必須繞路。最理想的路徑是穿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但印度與巴基斯坦關系緊張,塔利班又掌握著阿富汗政權,這條路線幾乎不可能打開。
走海陸聯運通道,從阿拉伯海繞過伊朗、中亞,再進入塔吉克斯坦,成本高得驚人,時間也難以保障。印度雖然有核導彈,有戰斗機,但沒有足夠的戰略運輸機隊,這讓它無法支持遠在中亞的軍事存在。
![]()
在艾尼空軍基地駐扎的這二十多年,印度從未真正將其打造成一個全面運作的軍事基地。連最初計劃的10架米-17直升機編隊,也因為俄羅斯的反對被擱置,最后只能“贈送”幾架直升機,打個擦邊球。
說到底,印度在塔吉克斯坦的軍事存在,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搖搖欲墜的地基上。真正把這座“沙上城堡”推倒的,是塔吉克斯坦自己做出的主權決定。2025年10月,隨著租約期滿,塔方選擇不再續簽。
![]()
很多人將這次決定歸因于中俄的聯合施壓,尤其是中國的強大影響力。但事實遠不止如此。中方從未公開提出過反對印軍駐扎艾尼,也未在官方層面施加壓力。
中國一貫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這是對外政策的核心原則。中國在中亞確實有強大影響力,尤其在經濟、基建、反恐合作等方面,但這更多是一種“環境影響”,不是“幕后操控”。
![]()
真正強硬反對印度駐軍的,是俄羅斯。塔吉克斯坦是集安組織成員國,俄羅斯在當地部署有摩步第201師,控制著塔方的軍隊體系和訓練模式。印度作為“外來戶”卻獨立駐軍,直接挑戰了俄羅斯在中亞的軍事主導權。
尤其是在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對自己“后院”的安全控制欲更加強烈,不允許任何不受其控制的外來軍隊插手。
![]()
從2003年印度剛開始駐軍,俄羅斯就多次表達不滿。印度每次提出擴大駐軍規模,都會遭到俄方拒絕。甚至連后勤保障和設備運輸,都受到俄羅斯的層層限制。可以說,印度在艾尼的存在,一直是夾縫中求生存。
如果未來中亞局勢突變,俄羅斯失去主動權,印軍在當地就可能成為莫斯科的“心腹大患”。俄羅斯絕不會容許這種隱患長期存在。哪怕與印度關系不錯,也要堅守中亞“后院”的控制權。這是大國博弈中不可動搖的底線。
![]()
塔吉克斯坦經濟上依賴俄羅斯勞工匯款,安全上依賴集安組織軍事保護,政治上更不會輕易違背俄方意愿。再加上近年來中國在塔吉克斯坦的投資和貸款超過80億美元,塔方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傾向東向合作。印度那點早期援助,塔方早就不放在眼里了。
在中俄共同編織的地區安全網絡中,印度的存在顯得格格不入。塔方自然也不愿再“夾在中間”,冒著得罪大國的風險維持這段租約。而對印度來說,失去艾尼空軍基地,就像失去了中亞戰略布局的“支點”。它本就被巴基斯坦“堵死”了北上的陸路通道,艾尼是唯一的突破口。
![]()
這座基地不僅是對巴基斯坦的威懾,更是印度夢想成為“世界大國”在中亞落下的第一顆棋子。現在棋子被收回,布局全面失敗,印度只能退守伊朗的恰巴哈爾港。但恰巴哈爾是個港口,不具備空中投送能力,無法替代艾尼空軍基地的戰略價值。
這次撤軍,不只是一次戰術性的退卻,而是印度全球軍事擴張戰略的重大挫敗。從中可以看出一個現實:印度的軍事野心遠比它的國力強大得多。它想要全球存在,但沒有全球投送的能力;它想要在中亞站穩腳跟,卻無法給出讓中亞國家信任的安全與經濟承諾。
![]()
印度想學美國四處設立海外基地,卻忘了美國背后是強大的工業能力、全球運輸體系和深厚的國際影響力。相比之下,印度雖是人口大國,卻仍是一個地區性國家。它的全球影響力還不如英國、法國這些老牌列強。更別說維護一個遠在萬里的軍事基地。
這次艾尼基地的撤出,不是被“趕”出去的,而是被現實淘汰的。沒有足夠軍力支撐,沒有可靠后勤保障,沒有區域國家的政治支持,唯一一個海外空軍基地最終被收回,也就順理成章。
![]()
對中國來說,這一變化是極大的戰略利好。印軍不再駐扎中亞,不僅新疆的空中威脅消失,中國西部的戰略壓力也隨之緩解。原本需要部署大規模預警和防空力量的方向,現在可以適度優化兵力配置。
中俄在中亞的合作,也因此更進一步。艾尼基地事件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中亞不是任何國家的“試驗場”,它是中俄共同維護的戰略緩沖區。任何試圖插手的外部勢力,只要不符合中俄利益,最終都將在現實面前碰壁。
![]()
印度是個值得重視的對手,但在全球博弈中,它還缺少一把真正能落地的“硬牌”。如今,印度空軍的戰機已經離開塔吉克斯坦的天空,也暫時離開了中亞的地緣棋盤。
艾尼空軍基地的關閉,看似是塔吉克斯坦的一紙決議,背后卻是中俄聯手織就的地緣博弈大網。在這張網中,不屬于中俄利益的棋子,終將被擠出棋盤。對于印度而言,這是一記現實的耳光;而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場靜悄悄卻意義非凡的戰略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