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視頻 記者 王鑫 濟南報道
一張書桌,就是一個微縮的造船廠。鑷子、刻刀、細小的零件井然有序,17歲的李仕喆正在為055艦模型安裝最后的部件。在他身后,陳列架上“停泊”著他制作的數十艘艦船模型,它們不僅是他過往時光的見證,更像一支蓄勢待發的艦隊,承載著一個少年駛向深藍的夢想。
![]()
與軍事結緣,可以追溯到李仕喆上小學的時候。當許多孩子還沉浸在動畫片的世界里,李仕喆的目光卻被軍事頻道里的鋼鐵雄鷹與遠洋巨艦所吸引。他的課余時間,更多地分配給了超市里那些小小的軍事模型。
![]()
初中三年級,歷史課本上關于抗日戰爭時期江陰海戰那段描述,讓他內心深受觸動。那段歷史,將他的興趣焦點牢牢地引向了浩瀚的海洋與艦船。他用零花錢買下第一艘像樣的船模。經過三個多星期的精心拼裝,當成品以頗高的還原度呈現在李仕喆眼前時,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
幸運的是,李仕喆的這份熱愛得到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在中考壓力巨大的日子里,靜心制作模型反而成為一種有效的放松和專注力訓練。初中畢業后的那個沒有作業的暑假,李仕喆開始接觸更復雜的金屬改件,決心為他的055型驅逐艦模型升級。這些微小的零件需要鑷子、刻刀,甚至放大鏡的輔助,難度遠超以往。當工作進行到一半,挫敗感讓他幾乎想要放棄時,他在網絡上了解到科研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深受震撼。他萌生了“加入海軍”的念頭,并完成了這次挑戰。
![]()
進入高中,他的技藝仍在不斷精進,從手工筆涂升級到更為專業的噴漆技術,全部靠自學掌握。每一艘模型的完成,都是一次成就感的積累。從萬噸級的055型驅逐艦到遨游海天的航空母艦,他如數家珍。這些年,李仕喆累計制作了178艘艦船模型,其中,中國艦船的比例接近一半,它們不僅是他心血與時間的結晶,更是他追隨海軍發展的忠實記錄。
![]()
在制作這些模型時,李仕喆常常會沉浸其中,幻想他就是艦上的一員,正巡航在祖國的萬里海疆。這種情感上的貼近,讓他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與奉獻欲。當看到萊蕪戰役紀念館為提升展陳、豐富館藏文物,向社會征集相關展品的消息時,他主動聯系館方,捐出了自己耗時半個多月精心制作,品相最好的一艘山東艦模型。最終,館方接收了這份贈品,它將被陳列在相關展區,向更多人展示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風貌。
![]()
![]()
如今,作為萊蕪二中高三年級的一名學子,李仕喆計劃報考航海專業院校,通過系統的學習,朝著心中的“海軍夢”行進。他說,希望有一天,能真正站在甲板上,守護這片他從小就在模型里無數次巡航過的深藍海疆。
![]()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