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力比起美國還差得遠呢!”這樣的論調,你是不是經常聽到?但當我們真正拋開刻板印象,深入對比兩國軍事力量時會發現——過度妄自菲薄,反而會讓我們看不清真正的實力格局。
![]()
一、戰略力量:從“望塵莫及”到“并駕齊驅”
還記得1996年臺海危機時,美國兩個航母戰斗群駛入臺灣海峽,我們除了強烈抗議卻難有實質反制。時過境遷,如今局面已大不相同。
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被美軍稱為“航母殺手”,其射程覆蓋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
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我們的東風-17已實戰部署,而美國同類項目多次試驗失敗;
核威懾方面,我們始終保持適度規模,但巨浪-3潛射導彈和新型戰略核潛艇的列裝,確保了可靠的二次核打擊能力。
美軍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在國會作證時坦言:“在第一島鏈內,美軍的傳統優勢正在迅速消解。”
![]()
二、海軍力量:不只是航母數量對比
看到美國11艘核動力航母,很多人會自慚形穢。但現代海戰是體系對抗,不能只看航母數量。
我們在艦艇建造速度和數量上已連續多年世界第一;055型萬噸大驅被美軍評估為“世界最強驅逐艦”。常規潛艇數量和質量均占優勢,在近海形成水下狼群。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艦艇平均艦齡更年輕,技術狀態更好。美國海軍自己承認,其艦艇老化嚴重,許多已超期服役。
![]()
三、空軍與太空戰力:局部領先的存在
當不少人還在羨慕美國的F-22和F-35時,我們的殲-20已形成規模戰斗力,且仍在不斷升級。殲-20與霹靂-15組合,在超視距空戰中不輸任何對手。空警-500預警機采用的數字陣列技術領先一代。
無人機體系完整,從偵察到攻擊一應俱全。太空領域,我們的衛星導航系統全球覆蓋,反衛星能力經過實戰化測試,量子通信技術更是獨步全球。
![]()
四、關鍵差距與我們的優勢
當然,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差距:核動力航母技術仍有代差;海外基地網絡遠不如美軍完善;遠洋作戰經驗相對欠缺。
但我們的優勢同樣明顯: 在家門口作戰的地利優勢;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 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指哪打哪的火箭軍部隊。
![]()
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今天在臺海或南海發生沖突,美軍已無法確保勝利。”這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基于實力的客觀判斷。
我們不需要處處與美國攀比,更不應妄自菲薄。今天的中國軍隊,在家門口足以抗衡任何來犯之敵。記住:尊嚴來自于實力,而認清自己的實力,才是自信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