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4日午夜,據白宮官網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進入第36天,打破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停擺”35天的歷史紀錄,成為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美國從11月2日凌晨2點開始結束夏令時,時鐘撥慢一小時。)
當地時間10月1日0時,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關門”,這是美國時隔近七年再度“停擺”,也是特朗普任期內的第二次“停擺”。
上一次“停擺”,發生在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民主黨反對特朗普提出的美墨邊境墻項目撥款,兩黨在移民問題上爭斗不休,導致政府關門35天。
政府“停擺”是指因國會未通過預算法案或持續性決議案,導致聯邦政府停止非必要服務的情況。聯邦政府通常會暫時關閉非核心部門。
![]()
圖片來源:新華社
受“停擺”影響,很多美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遭遇不同程度的困難,然而總統特朗普卻表示,無意與民主黨妥協。
由于“停擺”,全美近一半主要空管設施人員短缺,紐約地區的人員缺口甚至達到近90%。僅10月31日這天,美國逾5600架次航班延誤、500架次航班被取消。美國副總統萬斯日前警告,如果“停擺”持續到感恩節(11月27日)假期,美國航空交通可能面臨一場“災難”。美國交通部長達菲說,航空交通系統內原本就短缺約2000至3000名空管員,而政府“停擺”使人手進一步緊張,多地機場航班延誤情況加劇。
更令人驚訝的是,10月31日聯邦救濟項目“補充營養援助計劃”已耗盡資金。該項目覆蓋約4200萬人,約占全美總人口的八分之一,大多數人收入低于美國貧困線。因資金耗盡,該項目暫停發放救濟金。據美國媒體報道,這是“補充營養援助計劃”設立60年來首次停發救濟金,以往即便在聯邦政府“停擺”期間也沒停發過。
為結束“停擺”,參議院已14次就臨時撥款法案進行表決,但法案始終未獲足夠票數通過。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10月29日發布公開信說,預計“停擺”將使美國今年四季度GDP的年化增長率下降1至2個百分點,估計“將有70億至140億美元經濟產出損失無法恢復”。
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停擺”持續4周,美國經濟將損失70億美元;持續6周,經濟損失將上升到110億美元;持續8周,經濟損失將達到140億美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兩黨在醫保福利支出問題上僵持不下,導致臨時撥款法案無法通過。同時,也在利用“停擺”推進各自政治議程。目前對于結束“停擺”并無迫切意愿。
極目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